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正式挂牌设立。十年来,这片改革热土交出亮眼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速保持12.3%的强劲势头,累计形成632项创新举措,成为区域改革发展的强劲引擎。
制度创新是国家赋予厦门自贸片区三大功能定位之一。十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累计形成632项创新举措,其中153项属全国首创。140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31项改革试点经验被国务院发文向全国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集成式服务,实现“一个窗口、一次申报、一次办结”和口岸作业电子化;“信用+大数据+金融”模式,助力港航经济驶入“快车道”……一项项创新制度落地落实,彰显制度型开放的“厦门样本”。
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 陈燕彬: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5个典型案例,获评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国家发改委,中央台办向全国推广的,48项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案例,其中涉厦门自贸片区的改革试点经验4项。
与此同时,厦门自贸片区在高水平对方开放、深化两岸融合、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持续发力。全国首条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的中欧班列在厦门自贸片区率先开通,打造“海丝”与“陆丝”无缝衔接的国家物流新通道,目前运营中欧、中亚等3条国际货运干线,覆盖13个国家34个城市。“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增至132条,通达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7个港口。
厦门自贸片区还在全国率先开展口岸降本增效集成化改革,从降费、提效、促便利三个方面开展120多项改革,探索口岸营商环境建设“厦门模式”。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聚焦打造海丝法商融合服务基地,汇聚77家境内外高端法务、泛法务机构,服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 陈燕彬:下一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提升战略,重点就是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开展更多首创性、集成式探索,积极争取建设空港综保区,聚焦破解全产业链、企业全生命周期堵点难点,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