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锂电池出口量不断增加,海上船舶运输锂电池的数量也不断提升,但相应的运输行业标准却存在空白。近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首部关于锂电池海上安全运输的行业标准在厦门发布,标志着我国锂电池海运安全迈入规范化、国际化新篇章。
按照《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划分,锂电池被归类为第9类危险货物。此前,在船舶运输锂电池过程中,通用的国际规则已无法满足锂电池产品的升级迭代及运输需求,我国相关的运输行业标准也存在空白。
福建量道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林崇英: 之前我们用的(标准)对容积有一定要求,不能超过一定容积,现在储能产品容量越来越大,它的体积结构都会有一些变化,希望能够告知我们怎么样能够把货物安全运载出去。
此次在厦门发布的 《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结合国际规则和国内实践,首次在船舶运输领域详细规定了船舶载运锂电池的分类、编号以及包装、运输等层面的安全技术要求。
《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 标准编写组代表 罗薇: 重点针对我国出口规模较大的大型锂电储能系统,解决了其船舶运输过程当中联合国编号的确定,箱体强度的检验,内部锂电池牢固固定等安全技术难题,为这类产品的安全高效运输提供了关键性的技术支撑。
记者了解到, 2023年以来福建省锂电池出口额连续两年破千亿,连续20个月稳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九成以上的锂电池产品都经由厦门港走向世界。作为编写此次行业标准的参与者,厦门海事部门也结合多次实践经验,贡献厦门智慧。该标准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
《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 标准编写组代表 罗薇: 可以更有效地支撑和服务,国家“新三样”出口发展战略,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增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优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