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华人公墓一般被称作“义山”。在当地华人眼中,义山是先人南来历史的见证,是慎终追远的文化传承。吉隆坡广东义山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华人公墓。这个清明节,我们就一起去那里,探访百年义山背后的历史记忆。
适逢周末,马来西亚的华人义山,迎来今年清明的祭扫高峰。人们带着鲜花和祭品,为逝去的亲人送上一份思念。
在全马各地共分布着超过一千座的华人义山,其中大部分已有百年历史。吉隆坡市中心的义山群中,福建义山已有近150年历史,有2万余名福建乡亲安息于此。吉隆坡百年华人社团的总坟,则大多数安置在广东义山。
厦门卫视驻马来西亚记者 吴晓燕: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的广东义山,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的华人公墓之一,占地超一万公亩,埋葬着近十六万座新老坟墓,迄今已有130年的历史。这片义山是清末年间,由下南洋的一位大马华人乡亲,抱持照顾同乡的义气,自发凑钱买下来的永久公墓地,这也是“义山”之名的文化渊源。
长眠在广东义山的先贤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在19世纪长期担任吉隆坡侨民首领的叶亚来,他击退叛军收复吉隆坡,大力发展产业,首创华文学校,被认为是吉隆坡开埠和建设的重要功臣。 长眠于广东义山的,还有广肇会馆创办人赵煜、尊孔学校创办人陈秀连等。可以说,广东义山,是华人参与本地拓殖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副主席 马来西亚华人义山联合会总会署理主席 李振光:假如我们今天单单一个碑,5年后这个碑已经不存在了,存在但没有人管,为什么不值得他们去祭拜?不值得他们留念?除非你告诉他们一个,非常可泣可悲的一个故事在里面。
自2004年开始,广东义山与当地学术团体合作,挖掘义山文化历史,并于2014年出版《死生契阔——吉隆坡广东义山墓碑与图文辑要》。今年清明节,耗时十年完成的“死生契阔”第二楫,《吉隆坡广东义山研究》新书推介礼成功举办。
《吉隆坡广东义山研究》作者 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主任 詹缘端:义山作为一个课题还是很值得在做,很多信息可以再进一步解读,跟丧葬文化不一定有关,可能是跟当时某一个社会结构、人口,包括卫生这种所谓的生命史,很多专业领域,生命史、医疗史都可以做。
如今,吉隆坡广东、福建、广西义山群,被列为马来西亚文化旅游区中的“建筑遗产和古迹”类别。今年,广东义山与福建义山,联合以古迹公园的名义,申请国家文化遗产。
广东义山内,坐落着于1947年建成的雪兰莪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殉难纪念碑,是铭记抗战历史和缅怀英烈的重要象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广东义山计划将纪念碑扩建升级为南侨机工纪念公园,并设立南侨机工纪念馆。
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副主席 马来西亚华人义山联合会总会署理主席 李振光:广东义山这两年来就为了要提升这个纪念碑,我们多次到中国访问,南侨机工也跑了,昆明我才回来,北京也去了,南京也去了,当我爬到最高那个纪念碑,昆明西山的南侨机工纪念碑,我第三个爬上去,我就跟他们讲,我来看你,真的感动。
从盼着落叶归根回到祖国,到落地生根定居新的国度,华人将异乡化作了家乡。要如何镌刻大马华人的集体记忆,大马华人们正在努力探寻历史的注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