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赖清德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不断鼓吹“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大肆煽动两岸敌意对抗,并试图从文化、历史、教育、法律、国际等多个方面加紧推进“台独”分裂活动。3月13日,赖清德召开所谓“国安高层会议”,并在会后讲话中大放厥词,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抛出所谓“17项策略”,企图织密织牢“反中抗中”牢笼,进一步阻挠两岸交流、禁锢台湾人民,要在岛内搞“恐怖政治、绿色独裁”。如今的民进党,已经彻底沦为反和平、反交流、反民主、反人性的“民主退步党”。
首先,赖清德当局将司法机关工具化,用来打压政治异己。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赖清德却将司法机关变为打击政治异己的工具,严重破坏了台湾地区的法治秩序。其上台后短短数月内,就接连发生岛内重量级政治对手被调查羁押的事件,前有桃园市前市长郑文灿因涉弊案被检方带走,后有民众党前主席、台北市前市长柯文哲突遭指控贪渎并被羁押禁见,引发外界质疑案件背后的政治操弄。赖清德当局为一党一己私利,严重侵蚀了台湾地区的法治根基,使得司法机关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严重破坏台湾地区的司法秩序,形成对民主和法治的双重威胁。
其次,赖清德当局滥用罢免制度打击在野党,妄图实现“绿色独裁”。赖清德当局试图通过操弄“大罢免”来打击在野党,夺回对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的控制权。罢免本系选民通过投票,提前结束不信任、不满意官员、民意代表任期的一种制度,意在保障公民的监督权,督促官员、民意代表积极履职。但在民进党当局的政治操弄下,罢免制度被异化成打击政治异己、攫取政治权力的工具。民进党虽是“执政党”,但在立法机构中处于“少数党”地位,其提出的很多议案因不得人心而无法通过。对此,民进党当局竟然将其归咎于在野党民意代表的“联手阻挠”,试图通过罢免在野党民意代表,以增补民进党籍民意代表的办法,将现有51席增加至过半数的57席以上,从而夺回立法机构控制权。不论这场罢免活动的结果如何,它都严重破坏了岛内政治生态,造成了台湾社会的严重内耗,加剧了社会撕裂和政治对立。
再次,赖清德当局压制岛内民众的言论自由,大搞“绿色恐怖”。赖清德上台后,动辄威胁恫吓、打击报复那些发表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支持两岸统一言论的社会人士,企图限制台湾同胞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近日,赖清德当局打压驱逐数位在社交平台发表支持两岸统一言论的大陆配偶,废止其在台依亲居留许可并限期离境,使这些家庭妻离子散,简直毫无人性,伤天害理。民进党当局此举,在于制造“寒蝉效应”,压制支持统一的声音,进而塑造支持“台独”分裂的社会氛围。只要在岛内表达反对“台独”分裂、认同两岸统一的立场,便有可能面临打压迫害。面对此情况,岛内人士深感忧虑,包括台湾“中研院”院士陈培哲在内的75位学者近日发表联合声明,批评赖清德当局就任以来妖魔化大陆,以戴“红帽子”激化台湾社会对立、打压言论自由,呼吁其悬崖勒马。
最后,赖清德当局阻挠两岸交流,限制台湾民众正当权利。赖清德当局在其顽固“台独”立场和现实政治利益驱动下,不断采取各种方式为两岸交流设置障碍,推动“脱钩断链”,甚至不惜使用司法手段打压迫害参与两岸交流的台湾民众。在教育交流方面,赖清德当局将北京理工大学等7所大陆理工科名校列入禁止交流清单,借口“统战渗透威胁”宣布不承认暨南大学等3所大陆学校的学历。在民间交流方面,为阻断两岸交流,将赴大陆旅游设置为“橙色”警示,迟迟不解除赴大陆旅游的“禁团令”,甚至还动用检调机关以违反所谓“反渗透法”为借口,对数十位赴陆交流的台湾村里长进行侦办。此次提出的所谓“17项策略”给台湾民众参与两岸交流进一步设限,两岸关系面临退回至“隔绝对峙”状态的风险。在赖清德当局的一系列操作下,岛内民众的正当权利遭到严重践踏。事实充分证明,赖清德当局是两岸交流交往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风险源。
赖清德大搞“绿色威权”“台独专制”,已经完全走到民主法治的对立面,成为不折不扣的“台湾民主破坏者”,这严重违背历史潮流,违背岛内主流民意,必遭反对,注定失败。广大台湾同胞应擦亮眼睛,认清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害台祸民的严重危害,从维护自身权益和台海和平出发,同其的倒行逆施做斗争,不让其阴谋得逞。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