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国家标准5月1日起施行
今年两会,“好房子”的概念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引发普遍关注和讨论。昨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对住宅的居住环境、建筑空间、结构、室内环境以及建筑设备都进行了非常精细的规定,并将于5月1号起正式施行。那么,今后的“好房子”是什么样的?将给老百姓的居住体验带来哪些升级?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4层及以上要设置电梯 室内室外设计要适老化
此次发布的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立足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注重提升居民居住体验。归纳起来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电梯。新标准将现行要求规定的7层起设置电梯,提升为4层起就要设置电梯,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1台电梯。可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便于出行和搬运重物,有利于医疗救护,并且避免后期再面临加装电梯难的问题。第二个:适老化。新标准针对老龄化社会,对于如何满足适老的需求有很多设计:比如,室外要有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室内的卫生间里,马桶和洗浴器旁应设扶手或者预留安装条件,地面要防滑,卫生间的门,向内开启的时候应预留向外开启或者推拉开启的空间条件,以避免人摔倒后堵住内开门从而出现难以救援的情况;此外,室内通行也要适老,户门的门槛高度、屋里各个门的净宽、电梯的轿厢尺寸,都有新要求。
首次强制规定建筑设备结构噪声限值 隔声限值不应大于65分贝
第三个:噪声。(新的标准,结合大家长期以来比较关注的噪声扰民的问题,对噪声限值、隔声限值做出了要求。简单来说,就是:一方面提高了卧室、起居室与相邻房间之间墙、楼板的隔声性能要求,从“不应大于75分贝”提升为“不应大于65分贝”。还有一方面,第一次强制规定了电梯、水泵等设备传播到室内的建筑设备结构噪声限值。
除此之外,《住宅项目规范》还有一些关注点:比如,之前讨论度很高的“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应低于3米”。在套内空间方面,卧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平方米,厨房使用面积不应低于3.5平方米;在光环境方面,每套住宅应至少有一个卧室或起居室能满足日照标准,每套住宅卧室、起居室、厨房应有直接采光等。
“好房子”国家标准5月1日起施行
看完这些标准,大家是不是都对今后的“好房子”有所期待了?这些是大家心目中的“好房子”标准吗?普通家庭又何时才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呢?其实,全国已经有不少地方针对“好房子”先行先试走在前面了,我们接着来看。
购房者住房需求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最近,在房产销售现场,可以明显感受到大部分购房者的住房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了“好不好”。那么,大家觉得什么样的房子,才算是“好房子”呢?
沈阳市民 :我觉得大的得房率、还有花园的房子,我比较需求。
沈阳市民:使用面积、包括户型结构要好一些。
深圳市民:肯定希望层高越高越好,看起来住起来环境都比较舒服,到了一定的面积,比如超过一百平方米,如果(层高)低于三米就会很压抑。
深圳市民:可能比较关心防水的问题,我觉得一些小细节的问题不太影响,住起来不太介意,但是像反水,渗漏那种就是很大的问题,就直接影响居住了。
广州市民:年轻人喜欢一进房屋可以不用按那么多按钮,可以智能化一点,比如说开灯,开窗、门铃这一块,就不用手动去按了。
多地新推楼盘已按3米层高设计施工
在“好房子”的标准上,层高是大家关注较高的内容。根据现行的2011年版《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层高宜为2.8米”。此次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明确提出,住宅的层高标准将提高到不低于3米。层高的增加,意味着更大更舒适的居住空间。据了解,在新规出台之前,广州、深圳、沈阳等地多个新推楼盘已按照3米的层高要求进行设计施工。
广州某楼盘销售经理 陈经理:我们项目就已经按照层高3米的标准去建设交付,层高高一些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室内通风跟采光会更加好,第二点就是房屋隔音性跟密封性也会更加好,第三点室内的空气能更加洁净,温度适宜,既不干燥也不湿冷。
沈阳某楼盘营销中心销售人员 张策:这个是我们186(平方米)的精装交付的实体房,所有的精装修的房子,交付都铺设有地暖还有这个地砖,然后还有中央空调。即使在把这些都给它加到房屋里面之后,我们这个3.1米的举架层高,依然有一个非常舒服的空间。
专家:“好房子”标准或带来楼市格局重塑
专家表示,住宅层高的增加必然会对建筑设计和安装成本带来影响。有测算显示,普通住宅的层高每增加10厘米,每平方米的土建成本约上升2%到3%。对层高标准的调整,不仅是建筑规范的技术性升级,更是我国住宅建设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的重要标志。这些技术标准的改变,有可能带来楼市格局的重塑,推动居住品质与城市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沈阳建筑大学教授 刘亚臣:这个要求实际对我们国家住宅产业,包括像建筑行业的发展,应该是很好的一个现象。同时,这个对整个我们国家建筑行业来讲,这应该是一个供给侧(提升),就是提供一个更高档次更好的住宅。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改变,包括像对整个设计标准,那么在设计过程当中对房屋安全的一些考虑,采取新型的一些材料来降低造价,来稳定房价。
专家还表示,此次“好房子”国家标准的发布,也折射出房地产市场增长逻辑将从求“量”转向求“质”的变化。
沈阳建筑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亚臣:它既是对整个建筑业来讲是一个挑战,同时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新机遇。
新闻观察:住更宜居 针对老龄群体更友好
对于新的住宅项目规范出台,大家都简化称为“好房子”的时代到来了。那么,对于这个好,你是如何理解的?听听你的观察。
新规范的目标是要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住宅,那么,从一系列指标的变化来看,一方面是对住宅的硬件条件比如大家关注的层高、电梯等指标进行了升级,另一方面,我觉得它也是在修正适配社会发展水平,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更加强调绿色健康、智慧服务。那么,这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多个要素的变化指向的重点,就是要迎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统计数据显示,到去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已经达到了3.1亿,占比达到了22%,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因此,基于当下和未来的变化,规范中出现了电梯配置从7楼下调到4楼,住宅要建设无障碍出入口、卫生间要考虑适老化改造等等,我想这也实实在在地回应了老龄化社会对于住宅的期待,对于老龄群体更加友好。
居住是民生的重点,规范的出台我想也将会对整个住宅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综合品质将成为居住者更加关注的焦点,依据新规范打造的住宅项目必定会更受到购房者的欢迎,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也将步入新的转型期。同样需要的转型,还有新规范之前的存量房,一方面待售的商业项目恐怕需要考虑以更合理的价格吸引购房者;另一方面,对于城市旧住宅的更新来说,也有了新的对照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对于新房和已有住宅来说,规范的迭代都将会提升整体的居住品质,这对于公众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民生利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