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口公然张贴“医保取现”“高价收药”小广告;仅凭收药人开的“小纸条”就能买到处方药;假处方是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一家外省综合性医院开的……近日,央视新闻揭露湖北武汉部分医院、药店、药贩子与参保人联手构建“回流药”购销链条黑幕,引发社会关注。目前,涉案人员被依法控制;武汉市医保局与涉事药店解除医保协议,并派出工作组调查涉事品牌40家线下医保定点药店;国家医保局在湖北全省严厉打击倒卖“回流药”、套现等骗取医保基金等违法违规行为。
所谓“回流药”,就是从正规医院、药店流出,又再次回到市场上的药品。虽然药品本身是正规的,但流通途径是非法的,因此给病患平添用药风险。以央视记者卧底的黑产链运作模式为例:收药人先是招揽参保人到指定药店购药,实现“医保套现”,再将回收的药品通过中间人何某转卖给供货商罗某,罗某再将药品转卖给卫生院、私人诊所和药店,最后用到患者身上。参保人为眼前利益透支未来保障,药店为牟取暴利接收虚假处方,医疗机构或为巨额差价放行回流药,或为拉高进账胡乱开处方。黑产链上的每一环都肥了自己的口袋,却集体侵蚀着老百姓的钱袋子,破坏着公共健康安全的基石,践踏着社会公平正义的防线。
医保卡不能沦为提款卡,处方单不能写上生意经,治病救人的药品不能异化为非法牟利的工具。针对武汉等地“回流药”黑幕暴露的医保基金监管漏洞,国家医保局以雷霆之势开展全面检查,既是对违法行为的当头棒喝,也是对医保制度的坚定捍卫。既然环环都甘当国家公共健康资源的蠹虫硕鼠,监管部门就该向每一环狠狠敲下法律重锤。骗保套现、倒买倒卖、低买高卖、开方吃方,无论涉事医院、药店的经手人还是精于算计的供货商、配合演戏的参保人,都是趴在医保基金袋子上的硕鼠。不让“回流药”重现江湖,就必须让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正成为斩断医保黑产链的利刃。从2024年4月国家医保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专项整治方案中强调加强药品追溯码的应用,到同年11月国家医保局通过追溯码精准锁定46家医药机构涉药品串换、“回流药”、假药等行为,国家医保局正以“码”为剑,构建起覆盖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数字化监管网络。此次在湖北开展的全面调查中,必然少不了通过“码”上溯源、准确发现违法线索,破解医保基金之困。只有仔细排查每盒药品的“唯一身份证”,才能揪出滋生在小小药片、救命药水里的一切隐蔽性套利行为。只有发现一起、曝光一起、严惩一起,才能真正在药品行业形成震慑,彻底斩断“回流药”等黑色产业链。
一起起医保基金诈骗大案说明,医保基金监管是一场持久战;医保基金安全,需要全链条守护。站在链条上的每一环,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又要守好自己的未来钱袋。唯有以“零容忍”态度对医保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加压,以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能,以多元共治织密防护网,才能补上医保基金制度的漏洞,确保每一分“救命钱”用在刀刃上,让人民群众用得起药、用得好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