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台湾媒体高调宣称,台湾地区从美国引进的首架全新F-16V战斗机已出厂,并吹嘘“战力较以往有大幅度提升”。但军事专家认为,台军引进该战斗机,与解放军隐形战斗机存在代差,并不能改变两岸军力差距。
据报道,台湾地区于2019年编列特别预算,采购66架全新的F-16V战斗机,合同总价值82亿美元,约合2722亿元新台币。原计划于2023年初开始交付,在延宕两年后终于交机。台媒吹嘘称,这次亮相的全新F-16V战斗机机背有保形油箱,作战半径得以较大提升;相比台军现役F-16V,发动机也有明显提升,因此,空中机动和武器外挂能力更出色,对空探测范围也有大幅提升。在机载武器方面,除原有的对空、对地武器外,还可挂载AGM-88反辐射导弹、AGM-84H“鱼叉”空射导弹、AGM-154远程对地导弹等美制远程武器。
台媒称,这项战机军购案,台湾地区已支付超1200亿元新台币。由于全案是特别预算编列,每年付款数字无法下修或调整,不像其他延宕的军购案,经费支付可视美方交货期程调整。舆论表示,如今首机才姗姗来迟,尽管美方仍强调2026年底依约全数交机,但照目前进度谁也不敢“打包票”。而且该订单按单价计算,一架F-16约近40亿元新台币,直逼五代机F-35,不能按时收货还没有议价权,台军成了活脱脱的“大冤种”。
此前,台湾一直吹嘘F-16V能够对抗解放军歼-20,但军事专家分析认为,F-16V等非隐形战斗机与隐形战斗机之间存在巨大的技术代差,并不能改变两岸军力差距,台军的说法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国防部发言人曾表示,无论美对台军售,还是开展所谓“武器联合生产活动”,绝不是为了“保台”,而是把民进党当局当“冤大头”、把台湾当“提款机”,对台倾销过期陈旧的库存武器,养肥自己的军工复合体。我们正告民进党当局,“棋子”终将是“弃子”,迎合美方祸台害台难逃历史和法律的严惩。
【专家点评】施涛:两岸军事实力悬殊 “以武拒统”死路一条
舆论表示,这批全新的F-16V战斗机之所以会引发岛内大肆宣传,主要在于“全新”两个字带来的情绪价值上。分析指出,这款被民进党当局寄予厚望的所谓“神器”,注定了“出厂即落伍”的命运。我们来听听时事评论员施涛的观察。
时事评论员 施涛:此次下线的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台军全新生产的F-16V(Block 70)是真正的“满血版”F-16V,被“台独”势力寄予厚望,吹嘘成能对抗解放军歼-20,甚至第六代战斗机的所谓“决战兵器”。然而,世界始终是客观的、物质的,无论怎么吹破,“台独”分子们改变不了的是,F16-V充其量是所谓4.5代战机的事实,想要有效抗衡解放军的歼-10C 歼-16等同代战机,都需要全力以赴,更不说和五代机 、六代机。在包括隐身能力、态势感知、武器使用能力等方面,存在着难以逾越的跨代差距,更重要的是 ,台湾当局的“凯子军购”,导致F16-V的交付不断延宕,台湾空军一直面临着,严重的飞行员人才流失问题,甚至不得不停飞战机。民进党当局使出的金钱攻势,在巨大的实力落差前,无法继续蛊惑现役飞行员们为“台独”卖命,新飞行员的养成训练又步履蹒跚,这样满目疮痍的形势,不是几十架F-16V就能扭转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