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月作为马来西亚的重要节日,今年于 3 月 2 日拉开帷幕。在这特殊的一个月里,穆斯林遵循传统,在日出至日落间禁食禁饮,由此催生了别具特色的斋月市集,这些市集通常在下午开始营业。市集上,琳琅满目的马来美食汇聚一堂,每一道佳肴都蕴含着多族群饮食文化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本周的《寻味大马》,我们将跟随镜头走进斋月市集,一同感受当地浓郁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
驻马来西亚记者吴晓燕 VS马来西亚自媒体博主马来兄弟:在斋戒月的尾声,我们来到了,具有“吉隆坡最长市集”之称的,旺沙玛珠斋戒月市集。我邀请到了两位大马的自媒体博主,带领我们一起逛市集,现在先请他们闪亮登场。跟观众打个招呼吧,大家好我们是马来兄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着马来兄弟,玩转美食天堂,走吧。
抵达市集,两排橙色帐篷的美食摊位映入眼帘,绵延百米之长。摊主们的吆喝声,交织着新鲜出炉的食物香气,吸引来大批人潮,热闹非凡。
驻马来西亚记者吴晓燕 VS马来西亚自媒体博主马来兄弟:马来兄弟,那今天你们会带我逛市集哪些美食摊位呢?很多的,今天先带你看这个我们马来西亚的竹筒饭,椰浆饭还有烤鸡,还有一些糕点,我们比较出名的这个“锯脚水”,在这个市集都可以看得到。
花样繁多的食物中,椰浆饭在马来西亚人心里,具有“殿堂级”的地位。酷似粽子的造型,是来自华人餐桌的灵感;椰浆及江鱼仔,又是东南亚民众的最爱;而参巴辣酱,则代表了印度美食文化的印记。一盘看似普通的餐点,其实糅合了多个族群的饮食元素,是一道不折不扣的“跨族群”美食。
驻马来西亚记者吴晓燕 VS马来西亚自媒体博主马来兄弟:这个椰浆饭跟我平时看到的都不一样,这是最原始的,平时你看到的它一定是用类似香蕉叶的碟,这是原汁原味,直接用香蕉叶来包的。
椰浆饭摊主(马来语):一天可以卖到500份、500包。我们从凌晨四点开始准备食材,用来做酱料,这些食物需要煮大约五个小时才能吃。
对穆斯林而言,斋月是特别的日子,所以斋月市集售卖的除了日常马来食物,还有庆典食物。例如斋月后的开斋节,马来同胞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竹筒饭。竹筒饭的特色之一,就是在长时间的烘烤下,竹子的清香被糯米吸收,搭配干咖喱食用,更能展现它的独特风味。
驻马来西亚记者吴晓燕 VS马来西亚自媒体博主马来兄弟:这个就是马来西亚的,马来人的传统过年美食,就是我们叫做竹筒饭、竹筒饭,对也意味着就是吃了会步步高升。
竹筒饭摊主(马来语):我们会烤(竹筒饭)两个半小时,而且我们也卖鸡肉仁当和牛肉仁当,这是马来西亚的传统。
酱香浓郁的沙爹肉串、色彩缤纷的酸奶饮品、甜腻软糯的马来糕点,浓郁地道的风味不仅征服了食客的味蕾,也将大马的不同族群紧紧联系在一起。去年底,马来兄弟在小红书、抖音等多个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开设账号,发布大马华人传统习俗、当地文化特色等内容,希望吸引更多中国朋友了解大马,感受这片土地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与独特魅力。
马来西亚自媒体博主马来兄弟:就算一些中国朋友,他们没有来到马来西亚,也可以知道马来西亚的文化,通过我们的镜头,看一下不一样的马来西亚,所以我们就是马来兄弟,带你看不一样的马来西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