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美杏林社区的居民向我们栏目反映,近期他们社区正在进行提升改造,一些已经铺完沥青的路面上,窨井盖却或高或低的,导致路面凹凸不平,影响大家出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一键呼叫采访车》,我们去现场看看。
市民:有的井盖是凹下去的,有的井盖是高出来的,井盖特别多。
市民:你不管人或者车,它都是高高低低、颠簸。
11日上午,记者来到集美杏林社区,社区的这条主路叫苑亭路,看上去已经铺完沥青了。但记者注意到,这条路上密布着大大小小的窨井,其中有污水井、雨水井以及强弱电井,数量不少。
记者 胡兰兰:不到200米的距离,我刚才粗略数了一下,大概就有70个井盖,而且都是处于凹陷的状态,最深的凹陷处大概有5厘米左右。
沿着苑亭路继续走,在一处交叉路口,记者看到一个施工点,但是并没有设置相关项目内容的告示牌。再往里走的一条路上,同样布设了不少的井盖,不过这条路上的井盖都是凸起来的,凸起来的高度有5、6厘米。这一路凹凹凸凸的井盖,过往的行人和电动车骑手只能纷纷避让,以免绊倒。
市民:交通肯定多少有一点(影响),颠簸、车啊、人啊,有时候会踢到脚。
市民:其实挺不方便的,不管人或者车都是走起来高高低低,这条路应该修了有一段时间了,颠簸。
市民:你看这个沥青铺上去了,井盖是凹的,后面修的话又要把井盖抬高,又变成凸的,凸的你大车过去还好,小车晚上看不到很容易被撞飞了,就觉得挺危险的。
一键呼叫采访车:不同施工阶段 导致井盖有高有低
铺完沥青后,为什么有的井盖高出路面,有些又低于路面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不同施工阶段 导致井盖有高有低
之后,记者再次来到杏林社区时看到,苑亭路上这几个原本低于路面的窨井盖已经被抬升起来,高出了路面,边上还铺了水泥,但其余不少井盖还比路面低。我们联系上了代建单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介绍,去年12月,杏林社区启动城中村项目改造工程,包括强弱电落地缆化和路面“白改黑”等项目,苑亭路也在改造范围内。(标题一)路面“白改黑”的施工作业中,工人要在路面上先后摊铺两层沥青,其中第一层沥青约3.5厘米厚,铺设过程中要绕开窨井盖。所以当铺完第一层沥青后,路面原先的井盖要比路面低了。
代建单位工作人员 赖先生:接下来会把略低于第一层沥青的井盖来往上调,井盖抬高以后来及时进行恢复。这些完工以后,我们要摊铺第二层沥青混凝土,第二层沥青路面,最终的路面是会跟井盖平的。
加快施工进度 减少出行影响
代建单位说,改造工程涉及社区内的多条道路,这些道路都比较狭窄,车流量又不小,所以项目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接下来,他们会在井盖较多的苑亭路上,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出行的影响。
代建单位工作人员 赖先生:整个设计来说,可能基本上到5月份。能摊铺的我们尽快给它摊铺完成,我们已经在催促施工单位,抓紧投入一些人员、材料和机械,抓紧把这一块的道路施工完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