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短托养老”火了
清明假期快要到了,想出门玩几天,但家里还有老人要照顾,怎么办?很多人一遇到节假日或是打算出门几天的时候,都会为此发愁:放老人独自在家吧,不放心;送老人去养老机构吧,就住几天会不会太费事?如果有那种和酒店一样随住随走的“短期托管养老”就好了。您别说,还真有!眼下,上海已有多家养老机构推出“短期托管服务”,据说非常受欢迎。一起去看看。
成慧娟是上海一位居家养老的老人,前不久,她来到夏阳街道养护院试住,体验短期托管服务。
成慧娟:我喜欢这里,我们关注了很长时间,我觉得蛮好的这里,我就想我在这里试一试,我们女儿说,你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氛围应该很好的。
满足老人临时托养需求 服务与长住无差
记者调查发现,老人与家属寻求“短托养老”主要有四种情况:家政人员节日返乡、子女出差不在身边、老人因病短期入住以及手术后恢复期、老人想要体验机构养老。不同于一年一签的养老院长期照护服务模式,这种“短托养老”满足了老人临时托养需求,但在护理配置、餐饮质量等方面,短托老人与长住老人享受的服务均无差别。
上海青浦区夏阳街道养护院院长 刘家妹:当有长者选择临时托管时,我们会首先与长者或其家属,签署一份试住协议,这是为了确保双方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让家属放心地把长者交给我们照顾。在生活物资方面,我们充分尊重长者的个人习惯和需求,长者可以选择自带熟悉的生活用品,让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氛围。当然,如果长者不方便准备,我们护理院也会及时提供所需的各类生活物资,保证长者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价格每天300元左右 入住时长灵活
“短托养老”如何收费?这是不少老人家属最关注的问题。位于上海杨浦区的这家养老机构也推出了“短托养老”服务,服务按床位收费,单个床位最低180元一天,江景房床位280元一天,这里接受60岁以上自理老人一天起住,最长五天。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上海开设“短托养老”的养老机构,开出的短托日均价格普遍与长住标准区别不大,价格在每天300元左右,有些养老机构的“短托养老”费用还低于长住。各个养老机构根据床位配置情况,对“短托养老”入住时长要求不同,但总体非常灵活,最短一天也行。部分养老机构的“短托养老”时长可达数月。
短托试用后 不少人选择“续住”
院方介绍,在短托养老中,有九成的老人,都会转化为长期入住。比如这对老夫妻,就是去年年底短托五天后,当即拍板决定长住,包下一室一厅,价格每月每人8500元。
老人 娄雪珍 :我从想试住到住进来,就两个星期,来了以后我和女儿都说,比你们(照顾得)好,一室一厅我们夫妻两人住正好,我能够布置得像家里,有家的感觉,那就舒服了。
老人 陆鸣皋:有这样的条件我觉得很满意,在家里要买洗烧,她身体也不好。
衍生“候鸟式短托”新玩法
此外,“短托养老”的灵活模式还吸引了部分老人来这里“候鸟式短托”,半年居住,半年外出旅游。
上海杨浦区某养老院院长 周伯强 :我接待的一对爷爷奶奶,他们每年有半年时间要出去旅游,现在他们把自己的三居室出租了,在我们这儿住,对他来说很灵活。
“短托养老”热度的攀升,一方面是市场需求使然,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前不久,上海市民政局印发《上海市养老机构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鼓励养老机构常态化开展短托照护。之后,当地一大批养老机构已将“短托养老”作为常态化工作之一,服务量也逐步走高。据了解,目前,上海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养老机构推出了“短托养老”服务,其中,杨浦区有26家,静安区有15家。
“短托养老”如何更火?
不光是上海,苏州等地的一些养老机构也已经在尝试推行“短托养老”服务了。那么,这种模式能在各地得到广泛复制推广吗?又该如何持续推动“短托养老”服务的提质升级呢?我们接着来看。
苏州养老机构春节推出“短托养老” 超20位长者入住
今年春节期间,苏州一些养老机构推出“短托养老”服务,老人可选择短期入住,获得全方位的专业照护。97岁的吕阿姨在护工和护士的照料下,正在进行日常的清洁和手指活动。因为老人行动不便,且家中子女都已年过六旬,吕阿姨成为护理院今年春节的首批“短托养老”服务对象。
苏州苏康养·狮山怡养护理院护士 刘娟:(吕阿姨)是位重度失能(患者),平时有保姆照顾,春节期间由于保姆回家,现在送到苏州市怡养护理院。
据介绍,春节期间,苏州康养集团旗下共有10家养老机构推出“短托养老”服务,主要针对住家保姆过节休假、过年期间子女不方便照顾等有短期照料需求的老人家庭。针对新入住长者,护理院免费提供非急救转运车接送服务,“短托养老”服务一直持续至2月28日,有超20位长者入住。
苏州苏康养·狮山怡养护理院护理部主任 刘苗:长者的需求基本上在七天到一个月不等,我们为长者提供轻度、中度、重度等不同层次的专业照护服务,收费是按照我们的照护等级,跟入住天数来收取。为了让长者尽快适应新环境,护理院组建了一支集医生、护士、护工、康复、营养、社工等组成的专业关爱队伍。
苏州的做法与上海大同小异,两地养老机构“短托养老”服务的运行情况,反映出这个业务的确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多位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养老机构拓展“短托养老”业务,一方面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也能让空置床位流转起来,让一些老人走进养老院,打破固化认知,从而通过短期接触转为长住。
“短托养老”只是“入口” 关键要提升服务
不过,他们也表示,“短托养老”只是“入口”,要真正提高养老机构入住率,关键要靠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是“银发经济”的一部分,要发展得更具活力,理应顺应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供给。常态化的“短托服务”便是迎合养老新需求的新供给。
上海养老机构拟推家庭照护床位服务 拓展 “短托养老”
目前,上海正在对“短托养老”进行升级,考虑为老年人提供“量身定制”的内容,另外还鼓励养老机构以团队输出专业服务到社区,进行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根据老人身体情况,推出个性化、菜单式的组合服务,老人可以在家里享受养老机构输
新闻观察:服务模式创新 解决老人照护痛点
外地多家养老机构推出的“短期托管养老”服务,以灵活性和专业性破解了短期老年人照护的缺口和难题,成为老龄化社会下家庭照护的“减压阀”。对此你有哪些观察?
服务模式创新 解决老人照护痛点
我认为这一模式不仅体现了养老服务的创新,更折射出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传统养老院以长期入住为主,而“短托养老”则打破了这一固有模式,将服务周期缩短至“按天计费”,最短一天即可入住,甚至支持“白天托管、晚上回家”的灵活选项。之所以受到一些家庭的关注和青睐,在于它精准填补了家庭照护的“真空期”。一方面,老龄化与少子化叠加,人均寿命不断增加,使照护老人成为普遍困境。另一方面,短托服务也为家庭照护者提供了“喘息”空间。新闻当中的案例也表明,短托不仅是应急方案,更是家庭关系与个人生活的“润滑剂”。
养老转型路向何方 还需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总的来说,托管养老既为家庭提供了“弹性选择”,也为养老机构开辟了转型路径,更通过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描绘出安享晚年的新图景。但接下来,这样的模式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在更多地方复制推广,我觉得还需要很多的努力,比如提升对重度失能老人的照护服务能力,建立启更加完善的短托养老标准化体系建设,让子女放心把老人交给机构,甚至建立更多的制度来支持相关行业的发展。毕竟,让老人“住得进”只是起点,如何让他们“留得住”“过得好”,才是养老服务的终极命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