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需求,解决厦门发展养老事业和产业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最近,厦门市人民政府发布《厦门市加快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26条具体措施,加快建设具有厦门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今天(25日)上午,市民政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若干措施》进行了解读。一起来了解。
今年底前建成不少于60个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若干措施》围绕完善城乡养老服务设施、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市场发展、加强养老服务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了26条具体措施。根据部署,我市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不少于60个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00个长者餐厅(站点)、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争创2个区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各镇(街)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
房租“满5免3” 降低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成本
为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市场发展,我市还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对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市场参与主体开展养老服务给予同等政策支持。如:《若干措施》首次规定,以出让方式供应的社会福利用地,出让底价可按所在区域营利性养老用地基准地价的70%确定;由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提供闲置房产举办普惠性养老服务机构的,每连续运营5年可免收不少于3年租金等。开元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去年一月开业,面向辖区内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等服务,共有3层楼将近1500平方米。由于这家照料中心租用的是机关事业单位房产,正好契合了此次“满5免3”的新措施 。也就是说,这家照料中心如果连续运营5年,就可以申请免3年的场地租金。
开元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负责人 荀雅茹:目前照料中心场地租金大概是80万元一年,租金成本占了运营成本很大一部分,(新措施)对于运营单位来说可以减少一定压力,可以去优化我们的服务。
民政部门介绍,不论是新成立的还是正在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今后都可以享受这项政策。就目前来看,我市大概80%的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都可受益。一方面缓解养老服务机构经营压力,另外这项措施也在鼓励更多资本举办普惠性养老服务机构。
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副处长 林彦龙:要满足几个前提条件,首先申请主体养老服务机构必须是合法办理登记,并且到民政部门按照规定进行备案,第二个条件使用场所应当是机关事业单位提供的,第三个条件要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对机构的收费标准有一定要求。
如今,旅居康养成了养老市场的新模式,不少外地的老年群体会来厦门短暂居住一段时间休闲养老。之前我市一些养老机构也想要拓展这方面业务,但缺乏引导与规范,比如机构养老与休闲旅游之间如何界定?此次《若干措施》中,也首次明确: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与文旅企业合作,开展老年旅居康养服务。
《若干措施》首次明确支持康养旅居服务
“既要确保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到位,又要努力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相较于传统养老服务主要注重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此次《若干措施》专门从发展文旅康养、教育培训、健康医学、生活用品、金融资产等方面,提出了一揽子综合措施,全面发展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制造业,为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更加全面、更大力度的保障。记者了解到,眼下,相关部门也正在争取“银发旅游列车”来厦。
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副处长 林彦龙:整个养老服务市场发展很快,近些年出现了很多养老服务新模式,我们的政策也要与时俱进,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向国家争取 把厦门作为“银发旅游列车”的首发城市或者停靠城市 利用铁路资源开发一些 专门带动老年人外出进行旅居康养(的项目)同时我们也进行前期配套政策研究,确保“银发旅游列车”在厦门落地之后我们厦门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支持。
事业、产业协同发展 满足养老市场差异化需求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以出台实施《若干措施》为抓手,一体推进厦门市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养老服务与医疗健康、养老产业与传统产业等融合发展,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副处长 林彦龙:以事业来带动养老产业发展,同时以养老产业发展来反哺养老事业进步,让二者达成协调发展良性循环。
新闻观察: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相辅相成
这条新闻是你今天去采访的,你先来跟大家解读一下,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有什么区别,这二者之间为什么需要协同发展?
养老事业是满足老年人吃饱穿暖等基本生活需求的内容,一般都是以政府为主提供的兜底性公共服务事业。不过,如今老年人有了更多差异化养老需求,市场层面已经开始涉足一些养老服务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银发经济,这种以市场为主提供养老服务和商品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养老产业。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是分不开的,养老事业是产业的基础,产业又能够助推事业提质增效,所以这二者需要协同发展。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份《措施》,正是从政策层面明确了这二者之间应该怎么做、如何做。
你作为民政口线的记者,关注厦门养老领域已经很多年了。从记者的角度,你觉得如今厦门养老领域进入到了什么阶段?结合这份《措施》接下来我们着重需要关注些什么?
这份《措施》的出现,就是一个标志性节点,进一步推动了厦门养老领域高质量发展。以前我们都在关注养老基础保障,如今更多老年人在基础保障之上有了差异化的服务需求,一些企业也看好银发市场,不过大家都还在摸索阶段。细读这份《措施》涵盖面很广,不仅涉及到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银发市场中的企业端、行业端甚至资本端如何发展都有一些细节措施。可以说这份《措施》也是厦门银发经济发展的一个指南针和风向标。接下来,一些有想法涉足银发市场的企业也可以跟着政策的方向放手去做。
以前我们一提到养老,感觉就是民政部门的事,跟其他部门关系不大。随着养老产业的发展,今后涉及养老工作的部门就很多了,仅仅今天看到的这份《措施》中涉及到的部门就有十几个。在老龄化社会到来时,养老是需要全社会多层面系统化提升的。所以我觉得,接下来各职能部门要有“养老意识”,自己监管的领域需要主动融入适老化内容,把养老工作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之一。此外,我们厦门也要结合城市特点,打造具有厦门特色的养老模式,我们的辐射受众面也不仅限于本地,完全可以利用旅游城市的优势辐射全国,这对于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也起到积极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