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宣布“骑手入社保”:京东入局 外卖平台“卷”起骑手保障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近几年,“百度、抖音、顺丰”等各大平台都试图分一杯羹。但受制于“履约配送能力、商家入驻”等多重因素,并未成功跑出黑马。但是,京东今年2月刚刚宣布入局,一入局就有大动作,高调宣布为旗下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团、饿了么”紧随其后宣布各自的保障措施。外卖平台竟然开始“卷”起了骑手社保保障,这些举措将会给整个外卖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呢?
2月19日上午,京东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京东外卖产品负责人 徐慧杰:长期以来,外卖骑手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医疗保险,更没有住房公积金,我们一直希望让外卖配送员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伤有所赔,没有后顾之忧。相关的准备工作正在推进中。
京东的这一重磅宣布,瞬间让两大外卖巨头坐不住了,(美团公告采集)当天下午,美团随即宣布,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美团配送骑手保障负责人 田冶:我们选择了不同的区域和城市进行深入调研,并且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形成了初步的试点方案,目前正在搭建骑手社保相关的信息系统。骑手劳有所得,保障更全面,骑手送餐时也会更安心,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更加从容地应对。
2月20日,也就是京东公告发布隔天,(饿了吗公告采集)饿了么也赶紧宣布,2023年已启动蓝骑士社保缴纳试点,并持续加大对稳定骑手的专项补贴力度和范围,接下来将全面加快推进外卖骑手全方位权益保障。
这意味着两天之内,三家外卖平台相继发布消息,在骑手权益保障上“卷”了起来。据了解,以往,外卖骑手在工作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由于与平台之间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往往难以获得工伤保险救济。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 张成刚:首先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工伤,如果没有这一块,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一个损失情况。另外就是养老、医疗属于大家在社会保险当中常见的,如果没有这一块,风险肯定对于未来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一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专家认为,作为一种新就业形态,此前,外卖骑手未与平台确立劳动关系,因此也无法享受相应社会保障。此次平台为骑手缴纳社保,是业内的一大突破。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 张成刚:作为平台企业,它也可以承担为劳动者缴纳企业所应该承担那部分的社保的作用,所以也间接从实践中回应了,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这类劳动者,到底应不应该缴纳社保这样的一个问题。这是对外卖骑手劳动权益保障的巨大提升,也补足了在过去外卖骑手社保缴纳途径的缺失。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外卖骑手已超1000万人。从平台数据看,“饿了么”平台上活跃骑手数超过400万人;“美团”平台上骑手数超过745万人,也就是说美团和饿了么,基本包揽了全国的千万外卖骑手。
多平台宣布“骑手入社保”:推动外卖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此次京东一入局,只一个回合,就有望扭转平台骑手的“数量劣势”,主打一个四两拨千斤,直接让外卖平台的两壁江山一起为骑手权益保障卷起来。那么面对企业成本的增加,在执行上,平台将会迎来哪些挑战呢?我们接着来听听专家的看法。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外卖平台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竞争。而提升骑手权益保障水平,正是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之一。专家表示,京东、美团、饿了么平台的这一举措,将迫使其他外卖平台重新审视骑手权益保障问题,推动整个外卖行业向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袁哲:我觉得首先这是一个好事儿,相当于是整个行业的标准都得到了一个提升。整个提供社保的企业因为它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它也会对社会有更大的一个贡献。
不过可以预见,平台如果为骑手缴纳社保等保障,将增加企业成本,对企业利润空间造成一定压力。如果不跟进,则可能会导致外卖员流失、履约配送能力下降、市场占比逐渐缩小等问题。面对这些挑战,平台该如何平衡呢?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 张成刚:尽管企业承担的那一部分(社保)要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的,但是反过来企业让这些骑手特别是有经验的骑手更长时间留在平台,对它来说也是一个用工的战略。更多的有经验的劳动力留在这儿,减少它(企业)在其他的比如说招聘方面的成本、培训方面的成本,那么其实也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它的社保这部分成本的增加。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袁哲:其实骑手他们的工作原来是很不稳定的,就我在这儿干一阵子,我在那干一阵子,换平台换城市。有了社保之后,其实是可以帮助大家更稳定地工作,这样会降低很多社会的一些劳动供需之间的摩擦,提高了一些效率。
专家认为,尽管企业利润空间可能受到一定程度挤压,但骑手们有了社保将显著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新闻观察:平台“卷”社保 外卖小哥的春天来了?
下面是新闻观察环节,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胡兰兰。平台开始“卷”保障了,这个你是怎么看的?这是否说明了外卖小哥们的春天来了。
今天这个话题,让我想到前几天看到的一个点赞量很高的网友评论:“外卖行业在中国发展已经这么多年了,怎么现在才开始“卷”保障”?要知道,目前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超过8400万人,其中外卖骑手就超过1000万人,这部分群体不应该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而事实是,大部分骑手与平台之间是劳务关系,不是劳动关系,过去很长时间,他们的社保问题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
现在各大外卖平台发声“卷”社保,那外卖小哥们自己到底怎么看这件事情?日前也有不少媒体就这个话题采访多位不同平台的外卖员,发现大家还是看法不一。有人表示,能缴交社保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可以有个保障。也有全职骑手更关注这笔缴社保的钱该怎么出?还有的外卖员觉得生活压力大,更倾向收入直接到手。所以“卷”社保这件事情,虽然是件好事,但还是要多收集采纳骑手们的意见,也许更灵活的方式和更自愿的通道是骑手们更期待的选项。
刚才新闻中也说到了,要帮骑手缴交社保,成本成为了摆在平台面前的一个问题,资本能不能长期容忍高昂的用人成本?面对“卷”社保带来的种种挑战,企业该怎么做?
其实用工成本这个问题,就是看企业怎么去衡量。为骑手缴纳社保,平台企业确实需要让渡一些利益。但是这个行为也能给企业带来一部分利好,像刚才新闻中也提到了,比如能让平台的凝聚力更强,管理成本、招聘、培训的成本就会有一定的下降等等。而且客观来讲,如果去采纳骑手们的意见,最终参保骑手的数量,或许不见得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其实这几年,一些平台已经在降低用工成本这件事上做了不少探索。比如2018年,饿了么平台就开通了第一批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平均只要20分钟就能完成一单。还有现在各个领域,都在积极拥抱DeepSeek。我相信,很快这场AI变革浪潮或许也会刮到外卖领域。届时在Ai的助力下,或许也能给企业用工成本,经营成本带来全新的思考。所以不要把眼光拘泥于成本这件事情,积极拥抱变化才能走得更长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