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厦门APP

  • 厦门广电公众号

  • 厦门广电抖音

  • 厦门广电微博

  • 厦门广电央视频

新闻观察:求职诈骗折射畸形就业心态
2025/02/20 来源: 厦视直播室
分享:

起底”铁饭碗“招聘诈骗案:花20多万元买“铁饭碗”?400多名大学生落入就业诈骗陷阱

来看头条,眼下春招季马上到,许多大学生正忙着准备简历面试,如果在这时,有人说“花钱就能买到一个‘铁饭碗’的工作”,你会心动吗?近日,甘肃兰州警方就破获了一起“虚构、冒充央企、国企、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实施就业诈骗”的特大系列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8000多万元,被骗的学生超过400名,这些孩子是怎么被骗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诈骗的经过。

2024年6月,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事侦查三大队接到辖区居民报案称,被人以帮忙解决工作为由,诈骗二十一万元。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新安路派出所民警 马岩俊:我们辖区那个居民以前的一个老同事,也是这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之一,听说他(辖区居民)的孩子没工作,就主动找上门,说有关系可以能给这个孩子介绍工作,还是正式工作。因为是老同事,所以就相信了,相信之后还交了21万元。陆陆续续这伙人还组织包括其他被骗的这些孩子进行笔试、体检、面试培训。

从2021年底至2024年6月,犯罪嫌疑人于某以自己能办理央企、国企等单位正式员工入职为由,伙同苏某等人对甘肃应届和往届毕业大学生实施招工诈骗。

受害人 李明兰(化名):他当时说给我办一个正式的工作,带编(制)或者是直签的那种,福利待遇也比较好,每个月下来到手有八九千这样。五险一金都有。如果这事办不成说给我全额退款。

听到有这样的保障,受害人李明兰一家就把钱转给了犯罪分子。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新安路派出所民警 马岩俊:持续时间(是)比较长,一直到2024年6月,这些孩子的工作迟迟安排不下去,退款又不退,辖区的受害人就主动报案了。

起底”铁饭碗“招聘诈骗案

那么,犯罪分子到底用了什么样的招数,让这些学生和家长落入骗局,还对此深信不疑呢?我们接着来看。

引受害人入局 诈骗团伙精心设计招聘全套环节

受害人表示,诈骗团伙有专业的培训机构以及完整的入职培训流程,办公场所也位于高档写字楼内,每个环节看起来都非常正规,因此从一开始,他们就对犯罪嫌疑人的说辞坚信不疑。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新安路派出所民警 马岩俊:这伙犯罪嫌疑人成立了一个人力资源公司,以这个人力资源公司为包装,忽悠受害人受骗。

根据调查,警方在所谓的人力资源公司驻地,起获了大量伪造的实习、求职、代理合同,以及用来培训考试的各类试卷。诈骗过程不仅有常规的“入职流程”,一些受害人甚至办理了所谓的“入职”,进入企业进行所谓的“岗前实习”。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新安路派出所民警 马岩俊:确实有让受害人来上班,但实际上,犯罪嫌疑人是找的外面的外包人员,把这些受害人以劳务派遣的方式派到里面去工作,和他们实际和受害人承诺的正式工的工作是不相符的。

受害人 王中勇(化名) :他当时说是以外派工的身份进去实习,实习满了之后再去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我进去才知道我是跳过了人力资源部门,直接和车间签了协议。

由于参与了“岗前实习”,受害人认为正式工作的落地胜利在望,事实上,这些环节都是诈骗团伙的精心表演。

犯罪嫌疑人 苏某:章子是假的,然后所有演员也都是假的,签合同,培训这些都是演员。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事侦查三大队民警 刘凯:(犯罪嫌疑人)是从企业的官网进行截图 再通过p图的手段进行(篡改),和原版官网上招聘的截图是基本一样的。

警方:学生及家长不正确就业观是求职类诈骗高发原因

犯罪嫌疑人的一些列操作不仅让受害人深信不疑,一些人还成为为其他亲戚介绍工作的中间人,成为骗子的帮凶,这也使得诈骗受害人的范围不断扩大。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新安路派出所民警 马岩俊:这个案子我们侦查的时候,预计涉案金额有8000多万(元),截至目前报案的受害人有251人。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事侦查三大队民警 刘凯:这类案件高发、频发的原因是这些家长和孩子抱有不正确的观念,就是花钱能解决工作,而且钱花得越多,工作越好。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该起案件将冒充国企央企和求职诈骗融合为一,并以花钱“请托”为主要非法敛财手段,也暴露出“请托”类就业诈骗的防堵难点。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事侦查三大队副大队长 邱燕平:未来我们呼吁银行还有各种网上的支付机构通力配合,各部门形成联动机制,有利于案件的侦破。同时我们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对这个假央企假国企网站的打击力度,让老百姓不要被误导。

甘肃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白海娟:国企央企在招聘有一定的招聘流程就是按照国家规定,有固定的招考平台也有公开的招聘渠道,所以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内部渠道如果遭遇了这些诈骗,一定要记得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因为我们在这个被骗的过程当中有一些什么不恰当的心理,而羞于报案等等。

新闻观察:求职诈骗折射畸形就业心态

你觉得这起案件的背后暴露出什么社会问题?

折射了几方面问题:一、生存焦虑催生了求职的畸形市场。在当前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背景下,很多求职者对于“铁饭碗”和稳定的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的情况,在他们眼里体制内工作的稳定性被镀上了神圣光环。诈骗者精准捕捉到这种群体性焦虑,通过伪造文件,甚至租用高档写字楼实施诈骗,暴露出公众对权力运行机制的认知偏差,求职者为了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不惜花费巨资,这种心理刚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加强监管 补足就业市场漏洞

二、暴露出就业市场的不规范和监管的缺失。诈骗团伙能够长期存在并实施诈骗,说明相关部门在监管上存在漏洞。这就需要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求职者的法律意识、加强就业市场监管等措施来解决。

树立正确就业观价值观

三、应树立正确就业观价值观。老一辈的传统观念有一句话叫“学而优则仕”,以至于很多家长还是希望子女能够成为公务员、拥有“铁饭碗”,但现在其实很多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正越来越多在我们身边发生,这些新叙事正在改写成功的定义,创新创业同样获得了相匹配的社会尊重。所以不要盲目追求“编制”,而应该综合考虑工作内容和自身职业规划,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对劳动价值进行重新定义,毕竟真正的“铁饭碗”应该是每个劳动者各自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推荐

看厦门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