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厦门APP

  • 厦门广电公众号

  • 厦门广电抖音

  • 厦门广电微博

  • 厦门广电央视频

新闻观察:“首店经济”是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
2025/02/15 来源: 厦视直播室
分享:

首店经济是城市商业魅力的重要标志。所谓“首店”,是指在行业里有代表性的品牌在某一区域开的第一家店,不仅体现了品牌对该区域市场的重视,更在“人才、产品、服务及营销”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其最优资源配置的意图。迈入2025年,“首店”依然是厦门消费市场的热词,又有一批优质品牌陆续落地厦门,据不完全统计,我市主要商圈新开“省级以上首店”近20家。

“首店经济”激活鹭岛消费升级:首店抢滩“登鹭” 餐饮品牌成主流

那么,这些首店有什么特色?厦门对品牌有哪些吸引力?

首店抢滩“登鹭” 餐饮品牌成主流

细数今年新开首店名单,有一个显著特征。在省级以上首店中,餐饮门店占比达七成。春节前后,SM厦门综合体先后开出4家省级以上首店,其中3家是餐饮店。2月14日,这个来自西安的餐饮品牌在SM三期开出福建首店。餐厅主打时下流行的轻西餐,现做的劲道面条,搭配肉类、蔬菜和海鲜,用低油低盐的方式烹饪出不同口味的意大利面,好吃又健康。中午12点不到,餐厅已是座无虚席。

市民 叶小姐:因为是新店开业,就想说来试看看,觉得不错,挺好吃的。

看好厦门的消费市场,品牌方打造出“升级版”门店,不仅面积比其它城市大,在装修上也有所变化。

餐饮品牌门店负责人 袁智慧:因为厦门是沿海城市,(装修)我们用的比较多是蓝色还有橙色,这种比较年轻的,比较有活力的颜色。厦门是一个很有经济活力的城市,年轻人也比较多,政府给的政策是非常好的,比如在税收方面有一些减免,各个部门办起手续来都非常快速而且简单,我们是非常有信心的。

记者走访多家餐饮首店了解到,虽然开业时间很短,但已有不少品牌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今年1月,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餐饮品牌在厦开门迎客。每到用餐高峰期,餐厅门口都大排长龙。

餐饮品牌门店店长 季卫东:我们主打的就是北京烤鸭,北京菜1月份卖了180多万元,已经是超过我们的预期了。(厦门)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也比较多,商场整体来讲客流量也比较大,口味相对来说比南方的口味稍微要偏重一点。目前我们也稍微做了一些调整,后期我们可能会再去开拓一些新的店面。

引流变现 带动商圈业态升级

从西式餐点到精品火锅,从地方特色菜到创新融合菜,餐饮首店有的走品质高端路线,有的主打网红店、平价风,解锁了更多消费新场景。餐饮业态的多元发展,也正是厦门首店经济加速“奔跑”的缩影。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厦门主要商业购物中心共入驻市级以上首店近200家,发展首店已经成为优质商业体的“必考题”而非“附加题”。以去年新开的大悦城为例,各级首店占比超过70%。

厦门大悦城招商负责人:都是会以首店为基本条件去做新品牌的合作。(未来)我们还是会重点去引进一些外地区头部的网红(品牌),还有调性的一些餐饮户外的一些潮流服装品牌,去增加整个区域消费的灵活度跟时尚度。

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首店也早已不是一个陌生概念,而是刺激线下消费的重要动力。

市民 汪女士:年轻人探索欲还是挺充足的,包括现在新媒体这种社交平台我觉得只要刷到了,感兴趣他就肯定会来它(首店)包含的客群也是更多元的,它得进步才能够留住客人。

SM厦门二期三期商场经理 陈一民:引流是最直观的,因为大家需要一个新鲜的东西或者差异化的东西,自然业绩销售就会呈一定的上涨趋势,作为首店来讲有可持续性或持久性,跟我们才能达到共赢的状况。

去年12月,在省商务厅指导下,“福建省批发零售行业协会”发布《2023年至2024年福建省100个重点首店名单》,其中厦门占据71席,重点首店数量占据榜单超三分之二。

“首店经济”激活鹭岛消费升级:刷新消费体验 首店变“流量”为“留量”

我们乐见更多品牌和厦门的“双向奔赴”,这背后蕴藏的是厦门城市的开放包容,也代表了品牌对城市综合实力和营商环境的认可。不过,首店不仅要吸引人,还要留得住人。褪去新鲜感,首店如何能继续留下人气呢?我们接着来看。

刷新消费体验 首店变“流量”为“留量”

去年9月,安踏在厦门大悦城开出福建第一家“超级店”。相比普通门店,这家店主打品牌向上、价格向下,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仅商品品类更丰富,质价比也更高。

超级安踏门店店长 廖志鸿:我们的卖场面积会更大户外、篮球、跑步这几个场景去划分。冬天也会有泳装、有骑行眼镜、有护具这些专业运动装备,在普通安踏的门店没有月均销售额在百万。

保持独特性和创新性,从产品品类到店堂设计的不断更新,首店一次次刷新顾客的消费体验。同时,好的商业运营模式也是首店保持流量变现的“秘笈”。

服装品牌门店店长 梁桂清:同集团通用的一些活动,从另外一个品牌来把顾客引到这里边来,线上的一些活动推广,以及线下的一些活动,还有我们的会员维护每个月的环比趋势都是上涨的。

融合本地文化 加快品牌推广

首店规模化聚集,带动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不断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转型。业内人士认为,首店还需与厦门当地的市场和文化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这点来看,目前已有不少品牌开始作出尝试。

女装品牌门店销售人员 刘思雨:我们这个(品牌)是厦门首家,因为像厦门平常它的温度就很好,我们就不用做太厚的服装,就会设计比较轻便的简单一些的款式。预期就是半年或一年之内再开2家到3家,我们也会设计更多属于厦门本土的产品,后续可能会推出一些产品联名之类的。

餐饮品牌门店店长 梁朝淮:我们是四川成都的品牌像最新鲜的一些海鲜,都是本地当地叫(买)的厦门它既有国际化的活力,又保留了我们当地闽南特色。所以可能接下来一步在菜品的创新上更加契合于厦门这个城市,更加贴近于闽南的文化。

专家:首店经济发展 需打造更好生态圈

专家认为,当前,厦门正大力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创建,出台多项扶持政策,鼓励国际化高端知名商业品牌入驻厦门,这些都将为首店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营销系教师 李庆昌:厦门的一些供应链跟产业,能不能支持这些首店的发展,这个可能也是需要去考虑的一个问题。厦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网红城市跟流量城市,首店经济可能带来的整体辐射跟影响力,跟厦门本身城市的影响力进行有机结合,对厦门的整体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新闻观察:“首店经济”是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巨东红,巨老师您好!您是怎么看待厦门首店经济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消费紧缩背景下,首店被视为挖掘消费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品牌创新动力和吸附力的重要手段而受到关注,“首店经济”源于国际品牌在国内拓展,近年来,餐饮业成为首店经济的主力。厦门作为福建省商业发展的核心城市,“首店经济”蓬勃发展,是推动消费升级和城市商业活力的重要引擎。2025年1月,厦门新增省级以上首店13家,其中餐饮首店占比近七成,凸显餐饮业态的创新活力。作为国际化城市,厦门也吸引了众多国际品牌首店,如Tiffany Golden Goose等奢侈品和时尚品牌,成为国际品牌进入福建乃至中国市场的“试验田”。

首店经济的发展有几个影响因素:一是消费观的变化。首店经济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青年,在注重物质价值的同时,也关注消费品的情绪价值和消费场景,求新、求异,千篇一律的消费品难以吸引消费者,差异化、流量更受青年消费群体青睐,“餐厅+角色扮演”等融合业态成为热门打卡点,也吸引消费者。二是政策扶持。市政府、各区出台多项政策,包括专项奖励资金(如思明区最高100万元落户奖励)、租金补贴、行政审批简化等,有效吸引首店的落地。三是商业载体优势和聚集效应。厦门SM商业城、万象城、集美大悦城、同安爱琴海、海沧阿罗海等购物中心是首店聚集地。厦门大悦城开业时引入的200余个品牌中,70%以上为首店或旗舰店。

首店经济发展的痛点是如何形成规模效应、如何留住消费者,增加消费者的粘性。可以从几个方面着力:一是从政府角度,以政策吸引首店进入。通过政策制定和实施,建设国际化消费中心城市,吸引更多品牌商业机构进入厦门开设“首店”,并注重本土品牌培育;二是从企业角度,要不断进行场景创新、产品创新,将场景和产品与本土文化融合,有产品核心标识,又突出地域特色,增强品牌的生命力。

相关推荐

看厦门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