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厦门APP

  • 厦门广电公众号

  • 厦门广电抖音

  • 厦门广电微博

  • 厦门广电央视频

春季开学在即学校食堂“大体检”
2025/02/15 来源: 厦门日报
分享:

春季开学在即,孩子们马上将返校,校园食品是否安全、后厨是否干净卫生、食品安全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守护好开学第一餐,本期“月月十五查餐厅”行动,市食安办组织集美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监管人员以及学生家长代表和媒体记者,对集美区两家学校食堂进行突击检查,重点检查食堂设施设备、食材质量来源、后厨卫生、假期硬件改造情况等,全力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厦门集美中学(侨英校区)寒假期间食堂供应高三学生一日三餐,每餐大约供应400人次;开学后将增加到日供四餐,每餐大约供应1100人次。

执法人员首先对后厨从业人员是否取得健康证、晨检记录是否完整,食材采购验收环节是否规范等进行检查,随后深入仓库,重点关注食材原料存放条件和粮油调味品标签标识等情况,提醒工作人员对拆封后的预包装食品也要完整标注使用期限。

在后厨操作区,执法人员全方位环顾食堂墙壁和天花板是否存在空洞和缝隙,而后又俯身查看下水道和地漏,评估箅子孔径间距是否符合要求。经检查,该食堂后厨“三防”(防蝇、防尘、防鼠)设施设备符合相关标准,但个别角落吊顶天花板有轻微破损翘起,执法人员提醒食堂经营者及时修复。

食品是否在有效期、刀具是否分类摆放……受邀和执法人员一起开展检查的家长代表也仔仔细细地检查着每一个小细节。“我们家长最关心的是两点,一个是食品安全,还有一个就是膳食是否科学搭配。今天零距离地参观了学校食堂各个操作间,感觉比较满意。”高一年级学生家长卢先生说。

学校食品安全检测室的工作人员对当天采购的西兰花、花菜、芥菜、青椒、猪肉、牛肉等食材进行了农药、兽药残留的快检,并对食堂使用的餐盘和勺子进行了洁净度的快检,抽检的食材和餐具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在集美后溪中心幼儿园,执法人员仔细检查了食堂证照信息公示、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日常监管信息记录等管理机制和台账资料;提醒食堂经营者强化食材采购管理,规范大宗食材采购和进货查验制度落实,确保所有食材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障;同时,深入食堂后厨、仓储间、配餐区等重点区域,对“三防”设施配备,以及储存加工、食品留样、用具洗消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检查,督促食堂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相关要求。

学校负责人表示,在开学前,学校对整个后厨进行了大扫除,对所有餐具和容器进行了严格消毒。此外,清空了上学期的原材料库存,并对防鼠防蝇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执法人员督促学校全面检修、清洗、消毒食品加工、贮存、餐饮具清洗消毒和留样设备等硬件设施,确保设施设备正常有效运转,为新学期学校食堂运转开好头、起好步。

科普“食”刻

食品安全制度 务必落实到位

新学期开学在即,为保障广大师生在校期间饮食安全,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等突发事件,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学校食堂经营者:

做好安全风险排查:1.食品及原辅料贮存库房清理。全面清理检查所有食品原料,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2.食堂加工场所、就餐场所全面清洁。3.设施设备全面清洗消毒。4.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从业人员全部持有效健康证,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培训不合格不上岗,切实提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落实晨检制度并做好记录,严禁患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接触及加工食品。

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1.落实进货查验制度。大宗食品(包括米、面、油、蛋、奶、肉、调味品等)及原料等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并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严禁采购使用未按规定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肉及其制品;禁止采购、加工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菌等高风险食品;加强对食材尤其是冷链食品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安全管理。2.严控加工制作过程。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做到“三防”设施完善,粗加工食材清洗水池分类使用,刀具、砧板等用具标识清楚区分使用,冷藏冷冻、餐具消毒等设施设备正常运转,生熟食品分开储存,留样冰箱、留样盒等设施符合要求。

相关推荐

看厦门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