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第九届亚冬会将在哈尔滨闭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已获得32枚金牌,创造了亚冬会历史最好成绩。记者了解到,厦门多家企业深度参与到这场国际冰雪盛事当中,为运动员和赛事顺利举办保驾护航。
眼前这款冲锋衣,是安踏集团为参加本届亚冬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量身定制的领奖服,分为室内与室外两个款式,在设计上采用了雪花白与喜红色的整体色块拼接,融入了“冰雪浪漫”的东方美学。
安踏集团专业装备部资深设计师 刘延岭:室外领奖服,我们其实采用六边形的鼓包这样一个设计,当你穿的时候,鼓包和你的后背形成了一个夹缝,当你出汗的时候,它就不会死死贴住你的衣服,所以它具有一个可以畅通无阻的热气循环。
室内领奖服的面料采用了安踏与东华大学联合研发的“安踏膜”。这款高性能防水透湿材料,内含许多纳米气孔。这些气孔的孔径比正常水滴小千倍,比水蒸汽大百倍,既可以避免水珠进入,又可以让水汽透过孔隙排出。
安踏集团专业装备部资深设计师 刘延岭:我们打破了传统以往国际品牌垄断的局面,形成了我们自主研发的这样一个科技面料,具有防风透湿功能,更方便运动员保障身体的干爽舒适。
此外,安踏还为短道速滑、速度滑冰、雪车雪橇等7支国家队提供了比赛训练装备。比如这款短道速滑比赛服,采用了空气湍流控制减速和边界滑移减阻等技术,相比普通滑冰服,减阻能力提升5%-10%。采用的高弹防切割面料,也可以将运动员的肌肉牢牢包裹,更好地提升运动成绩和防护能力。
安踏集团专业装备部高级工程师 王学艺:整个衣服的防切割性能通过纱线来组织的,强度是钢丝强度的15倍,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碰撞,可能会失去平衡,导致摔倒,但是他脚下有冰刀,所以我们在材料上面做一个防护,防止运动员摔倒之后被冰刀所伤。
一场高水平体育盛会的顺利举办,离不开供电系统的保障。本次亚冬会,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组建一支8人的保电队伍,并派出两辆800千瓦低压发电车,历经5天4夜,跋涉3400公里抵达哈尔滨,为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黑龙江省冰上运动中心等亚冬会重要赛事场地的电力供应保驾护航,创下本届亚冬会保供电支援队伍跨省支援距离之最。哈尔滨气候寒冷,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保电队伍抵达后,立即调试发电车加热系统,更换防冻柴油,调整设备参数,确保发电车机组正常运转,及时投入作业。
国网福建电力支援亚冬会保电团队领队 杨毅波:我们每日巡视不少于6次,加热装置每日启动不少于2次,整车上装每天启动不少于1次,夜间温度若低于零下30度,还要在凌晨3点再增加一次巡视,确保开闭幕式,赛事期间的用电稳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