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来厦游客超1.28亿人次 旅游总花费超1911亿元
今天的新闻头条来关注厦门文旅的最新消息。过去的2024年,厦门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旅游人气持续火爆。根据市文旅局近日公布的数据,去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超1.28亿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超1911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823.69万人次,同比增长16.55%;游客旅游总花费达1911.03亿元,同比增长21.88%。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2561.59万人次,同比增长15.14%,占接待总人数的97.96%。
去年,厦门接待入境游客共262.1万人次,同比增长182.41%;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游客230.72 万人次,同比增长200.33%;接待入境一日游游客31.38 万人次,同比增长96.31%。在接待入境过夜外国人中,名列前十位的客源国分别是:马来西亚(16.63万人次)、新加坡(11.89万人次)、韩国(10.39万人次)、美国(9.89万人次)、日本(8.42万人次)、印度尼西亚(4.92万人次)、加拿大(4.45万人次)、澳大利亚(4.30万人次)、菲律宾(2.66万人次)和俄罗斯(2.51万人次),合计占全市接待入境过夜外国人总数的71.47%。排名前十客源国中,过夜游客人次增速较快的前五个国家是:马来西亚、加拿大、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菲律宾。
去年全市接待过夜的国内外游客共计5731.80万人次,接待一日游的国内外游客7091.89万人次,国内游客旅游花费1785.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7%,入境游客旅游花费17.62亿美元,同比增长229.93%。
出台多项扶持奖励政策 真金白银助力文旅产业
文旅产业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活力,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我市各区聚焦产业文旅发展关键领域,发布多项扶持奖励政策,以真金白银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集美区印发《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版)》,从会议引进、研学旅行、影视拍摄和创意设计等方面为集美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包装)其中,《措施》明确 会议引进奖励机制, 对在集美区举办的各类会议,根据参会人数、住宿等情况, 按 酒店级别 给予主办单位或承办单位奖励, 单个会议补助总额不超过30万元。 对每年引进10个(含)以上会议项目的主办单位或承办单位,给予全年奖励总额15%的特别奖励,还可叠加享受市级出台的会议引进政策。 《措施》还 持续鼓励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对组织境内研学学生来集美开展研学活动的机构和组织,根据组团学生规模,分别给予1000元至12000元不等的奖励;对组织台湾青少年到集美区开展研学活动的机构和组织,按团组内台湾青少年每人每天3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
集美区副区长 郑彦:仅2024年一年就有28个团组,近2000人次的台湾青少年到集美区开展研学活动并申报奖励 ,累计兑现奖励217万元新出台的《措施》保留了对台研学奖励内容,能继续发挥对台研学在促进两岸青少年情感融合和心灵契合的积极作用。
着眼文旅行业发展新趋势,近日,思明区发布《进一步加快旅游和文体娱乐业发展扶持奖励若干意见》,围绕鼓励文旅企业新增纳统、拓展旅行社业务、促进繁荣文化市场、支持旅游平台经济发展等7个方面提出14条具体措施。
在促进文旅市场繁荣发展方面,思明区大力支持企业开展演艺活动、盘活演艺空间。单场售票规模达到3000人(含)以上的演出,在500座以上剧院举办达到本场可售票总额60%的演出,均按不同情况给予补贴和奖励。企业依托演艺空间开展各类文旅融合演艺项目,也可根据上座率以及年演出票房收入等情况给予补贴。企业引进或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吸引参加人员达到10000人次(含)以上,按其活动支出的60%进行补贴,单家企业全年奖励最高300万元。
厦门出台公共户外休闲露营点规划布局指引
除了吸引外地游客,如何进一步服务好本地游客,也是相关部门持续在发力的方向之一。近日,市资源规划局制定出台《厦门市公共户外休闲露营点规划布局指引》,从“选址、地形、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方面提出规范要求,力求推动公共户外休闲露营点布局更合理、健康有序发展。相信有了这样一份官方指南,也能进一步扶持相关产业更健康发展。
公共户外休闲露营点是指以帐篷为主要露营设备,市民开展自发的非经营、临时性的户外露营活动的地点,主要分布在公园、风景游憩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
市资源规划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处 李佩娟:部分露营地在选址方面存在缺乏规范的引导,一些露营地就可能产生一些脏乱差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些影响。
根据《指引》,公共户外休闲露营点应优先选点于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相对平整用地,15度以下缓坡宜占露营点总面积50%以上;充分考虑坡度、坡向、光照、通风等条件,选择自然景观良好地带;选择耐受力较强的砾石地、沙地和干草地等开展公共户外休闲露营活动;利用现状开敞空间或现有安全平台作为公共户外休闲露营点。
从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角度,《指引》要求公共户外休闲露营点应满足一系列场地配套条件,譬如,露营点主要进入道路应与交通干线、重点旅游线路等相连,要便于停车,要有充足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水源,临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公共厕所等。此外,还需满足应急和救援方面要求。
市资源规划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处 李佩娟:下一步我们局会会同文旅、生态环境、公安等相关部门加强公共户外露营地的选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区政府还应该根据《指引》,制定下一步的实施细则和安全管理办法,共同来推动公共户外露营地的选址落地工作更加有序、健康发展。
新闻观察:行业发力政策助力 厦门文旅取得亮眼成绩
对于厦门文旅去年的成绩和表现,你怎么看?未来我们还应该怎么去发展好厦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呢?
行业发力政策助力 厦门文旅取得亮眼成绩
厦门今年春节期间文旅的火热程度,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得到,作为一个旅游热门目的地,厦门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个基础上,政府再在营销推广方面积极创新,利用多种渠道向全球展示厦门的魅力,自然能吸引大量境内外游客,推动文旅产业繁荣发展。
说到境内外的游客,我注意到与2023年相比,2024年厦门接待游客数的增量,有比较大的比重是境外游客的增长,得益于我们逐步放宽优化的过境免签政策,针对这部分游客,我们怎么继续挖掘新的更丰富的产品?
厦门可考虑开发更多双向联程产品
我觉得未来厦门可以考虑推出更多的联程产品,是不是可以结合省内其它城市做一个4到5天的联程产品,比如境外游客来厦门玩个两三天,再去泉州、漳州把闽南走透透?再或者可以去龙岩感受一下客家文化等等,让来厦门旅游的境外游客既可以游览厦门,也可以把厦门所谓一个起点去拓展旅游线路和版图;当然这样的联程产品也是双向可发展的,内陆地区的游客也同样可以来厦门旅游,再从厦门出境,比如搭邮轮来个海上假期,还可以利用厦门较为密集的空中航线,推出“厦门-日本”或者厦门-韩国”这样的线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软硬件配套也都要跟上。例如,在交通上,应该更加方便到来的游客,增开更多免费公交往返摆渡专线和旅游热点区域公交专线。在服务上,在重要景区景点、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增设志愿服务点,旅游服务热线及时回应游客诉求。
全域旅游与多元投资并进 为厦门文旅添活力
另外,全域旅游这个概念,其实我们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怎么推广全域旅游呢?我觉得厦门还需要继续加强全市旅游资源的整合与规划,打破景点之间的界限,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互联互通。强化“旅游+”理念,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旅项目建设方面,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回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文旅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中,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