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日前公开发布《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 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明确落实“分类分层审核”制度、“白名单”制度等,规范微短剧传播秩序,确保播出安全。
据悉,该通知于2024年2月5日正式印发,距今已有一年,近日应群众要求正式向全社会公开。
通知的印发背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对此,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负责同志介绍,微短剧爆发式增长过程中,出现了价值导向存在偏差、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广电总局自2022年开始加大对微短剧监管和引导力度,特别是2024年以来出台了包括通知在内的一系列措施。
一方面,通知提出了推动微短剧科学化管理的路径,要求根据微短剧行业实际,按“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其他微短剧”分三个层级进行审核管理,以差异化、精准化管理优化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网络视听平台、小程序、投流方等播出或引流、推送的所有微短剧,均须持有《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或完成相应上线报备登记程序。
“通知明确了广电总局、省局,以及播出平台内容把关和备案职责,实现了全部微短剧‘持证上岗’。”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负责同志表示。
既有监管,也有扶持,通知同时对抓好微短剧的创作提升提出要求,包括加强推优扶持、加强创作支持、加强宣传推介等,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创新性发展。
在影评人李星文看来,长远而言,通知其实是一种保护性监管。“至少有一部分作品实现精品化,微短剧行业才能长治久安,这种辩证法必须讲。”
通知印发一年来有哪些成效?
记者了解到,通知印发一年来,微短剧精品化发展趋势正在逐步显现。
“自实施微短剧分类分层审核管理政策以来,微短剧从业者积极响应,创作出一批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每集15分钟左右和8分钟左右的‘重点微短剧’更是创新不断、佳作频出。”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负责同志说。
有数据印证了这个趋势。该负责同志介绍,入选“中国梦 新征程”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集展播活动的优秀微短剧数量,从2023年的7部增长到2024年的17部。
在相关平台方看来,通知的印发对于微短剧创作和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先审后播’的备案新规落地后,我们新备案剧目画风大为改善,制作方在剧本和拍摄阶段,有更强的内容合规意识,涉及低俗擦边、以暴制暴、炫富拜金内容显著减少,现实题材作品增多。”红果短剧相关负责人说。
抖音相关负责人介绍,落实新规的同时,抖音平台也大力推进精品微短剧创作投入,发布“辰星计划”扶持精品微短剧创作,发挥微短剧带动文旅、新技术试验场的价值。
业界专家认为,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微短剧实现从“次品”“产品”向“作品”“精品”的转型升级,创作平台、创作者与播出平台实现“双向奔赴”,诸多特色鲜明的精品之作不断涌现。
新的一年,围绕微短剧行业的扶持和监管会有哪些工作重点?
对此,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负责同志介绍,当前,由平台负责自审每集1分钟左右的“其他微短剧”,虽然内容违规问题已大幅减少,但仍存在片名哗众取宠、低俗庸俗的问题。此外,部分作品为追求点击率和娱乐效果,忽视了剧情的深度与艺术价值。
“如何在保障作品质量的同时,兼顾观众的喜好与市场的需求,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该负责同志说。
据了解,接下来,广电总局将推动平台继续加大对优质内容和创作者的扶持力度,通过提供流量扶持、资金奖励、专业培训等方式,激励创作者推出更多高质量作品。同时也将持续加强微短剧管理,在实施“分级分类审核”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调查和研究,适时以部门规章形式出台微短剧管理办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