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4日)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厦门的街头巷尾依旧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在厦台胞们也纷纷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送上健康与幸福的美好祝愿。
在厦门金安社区的广场上,台胞医生杨怡馨与杨凯如正忙着为居民们看诊。
作为闽台青草药非遗传承人,杨怡馨在中医诊疗方面颇有经验。她给大家提供个性化的调养建议,普及中医养生知识。
在厦台胞医生 杨怡馨:因为我看这里的居民都是三代两代,中医这个是属于预防医学,然后针对老人跟小孩,都是一个很温和的健康管理。
一旁的口腔医生杨凯如则发挥专长,一边检查一边提醒大家注意口腔健康。
在厦台胞医生 杨凯如:过年间,很多人吃东西的时候会比较没有这么忌讳,比如说会不会用牙齿开瓶盖,这种需要用牙齿去啃比较硬的东西,我们会建议一定要避免。
社区居民 陈招妹:就在家门口,我感觉真的很好。
社区居民 张华娟:厦门的年味是最好的 最浓的,(每年)一定在厦门过,好好享受这里友好的氛围。
新春佳节,台胞医生们送出健康,传递着关怀。
在厦台胞医生 杨怡馨:我也是嫁来这里的台湾媳妇,我就希望大家两边和和乐乐,两岸一家亲。
在厦台胞医生 杨凯如: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蛇年行大运。
记者 许晨晨:是的,健康与幸福都非常重要,带着这样美好的新春祝愿,台胞江宜珍教授和她的团队,一起走进厦门翔安东园社区,与大家一同分享她的幸福研究成果。
新年伊始,江宜珍策划举办“两岸心融合·幸福东园里”活动,与两岸硕博士研究生一道,把丰富的心理健康课带进厦门翔安区东园社区。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引导大小朋友们用积极的态度来处理问题,为社区居民送上“心灵补给”。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 台胞 江宜珍:学会合作,学会领导,学会乐观,在这些游戏的过程当中,仍然有积极心理学,这个方向的一个核心目标,其实我们的幸福营还有很多的活动,我们也邀请爷爷奶奶,可以跟我们一起来参加老人家的研学,其实我们幸福的力量是很多种。
厦门市翔安区东园社区居民(小朋友):有乐趣。(可以学到什么?)团结就是力量。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生 张舒悦:我们课题组叫幸福研究室,所以也是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以更幸福的一个开端,来开启新的一年。
江宜珍还积极推动“厦门大学(校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东园社区揭牌成立,希望通过合作共建,把更多研究成果应用到社区的建设中来。
,厦门市翔安区香山街道办事处主任 张奕泉:让我们两岸的青年,包括我们的老人小孩,能够感受到新年的氛围,然后增加两岸的互相合作,包括增加我们老百姓的幸福感。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 台胞 江宜珍:我们也要邀请,像比如金门大学,台湾大学的更多大学生,本硕博的学生能够来到这边,带着我们的幸福课程活动,然后我的理想就是幸福中国,也希望在这次乡村建设的过程当中,我们做出另外一个样板,就是如何让幸福融入乡村建设。
“心灵鸡汤”为新春带来正能量,在厦台企精心准备的两岸融合饭桌,则让两岸同胞感受到浓浓乡情与年味。
伍佳零生活文化(厦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陈叡颉:因为我们台湾过年的时候,我们也是家家户户,像村里大家都会一起去某一方家里,大家一起团圆、聚餐,那台湾其实一直都有秉持着闽南的文化在。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 台胞 江宜珍:通过青年人的交流,通过家庭的交流,大家从小心连心,长大继续交朋友,这样我们两岸的心就可以融在一起,走得更近。
在厦台青 张家蓁:过年的氛围很浓厚。
在厦台青 赖奕岑:特别温暖,两岸的朋友都一起聚在这边,感受一下这种很热闹的气氛。
大家围坐一起,闽台间相似的饮食文化,化作无形的纽带,让彼此的心更近了,这份两岸融合的幸福味道,一路从舌尖萦绕到心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