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厦门聚焦民生关切,持续推进城市公园与绿地建设,通过改造闲置空地、新增健身设施与适儿化设施等方式,上新一批公园、绿地。截至去年底,厦门公园总数已超过300个,让市民群众“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图景变为“幸福实景”。
翔安最大综合性公园建成投用
去年9月开放的翔安中心公园,是翔安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公园位于翔安南路与翔安大道交叉口,总面积34万平方米,相当于50个足球场大小。走进公园,蜿蜒的健身步道串联起了生态岛、景观桥、亭台楼阁、篮球场等,为市民游客提供了运动休闲的好去处。
学生 林智韬:高中的学业压力很大,每天过来打球放松一下自己,很方便,走几步就到了,公园也很漂亮,设施可以,维护也是非常快,比如篮球网破损后,会有工作人员及时过来更换。
市民 杨女士:(公园)非常清静,老人小孩子来这边放风筝、踢踢球、喝点茶、泡点茶、运动运动,挺舒服的,基本上两天来一次。
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公园动工之前,他们广泛收集了附近居民的意见建议,将其融入公园规划建设当中,并以“花”为主题,在各区域种植当季花灌木,做到“四季有花”。
翔安建发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公园运营中心负责人 王伟杰:从(去年)9月份投用到现在,公园的人流量不断在爬升,我们的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接下来我们在器械类的健身设施,以及儿童方面的设施,将会不断完善,满足市民游客的需求。我们会设置市民园长,以及志愿者服务,让他们加入到公园的管护跟管理当中,共同维护良好的环境。
新增口袋公园20个 “小口袋”里装满民生幸福
除了上新综合性公园,过去一年我市还见缝插绿,新增口袋公园20个,进一步延伸市民群众休闲、健身、游乐的“幸福半径”。位于湖里区金尚路(枋湖南路至枋湖路段)东侧、西侧两处绿地提升工程于去年底上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两个口袋公园,过去树木杂乱、路面坑洼,几乎处于荒废状态。去年9月起,这两处“荒地”开启了口袋公园建设。
湖里建发城建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崔子熙:金尚路东西两侧口袋公园,有跟附近的禾盛社区一起联合合作,向他们进行征集意见,结合一些市民功能需求和意见反馈,我们再进行改造升级,于(去年)11月底完工,12月初进行了初验,再进行投入使用。
“荒地”变“绿地”,眼下这两个口袋公园已焕然一新。位于金尚路西侧的绿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建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场、休憩空间等设施。东侧绿地临近禾盛社区,则以适儿化改造为主,泵道、秋千、滑梯等儿童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同时还设置有休闲跑道、健身设施等,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的休闲健身需求。
市民 胡晓添:这里面可以玩沙子,玩蹦蹦床,带着小朋友一起出来玩,有很多小朋友,小朋友之间就会一起互动,对她的健康成长其实都很有利。
市民 施雯弘:这一片原来是一片空地废墟,(现在)有儿童可以玩的公园,也建了塑胶跑道,老人可以来散步,年轻人可以来这里跑步,很便于我们居民的生活,给我们制造一些生活的幸福感。
全市公园总数超300个
据介绍,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有公园总数313个,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推进市民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过去一年厦门在124个公园设置篮球场、乒乓球桌等体育健身设施149处;新增完成62个公园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