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是厦门建设“两高两化”城市的工作重点之一。2023年以来,厦门以“现代化治理”推动全市一百多个城中村全域、彻底、科学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这当中,台湾青年也是一支生力军,他们将台湾经验融入在地,用智慧与汗水助力城中村华丽蝶变。系列报道《台胞欢喜迎灵蛇》,今天我们就到厦门的城中村去走走看看。今年春节期间,那里大小活动轮番上演,台青们奔前忙后,好不欢乐。
走进位于厦门海沧鳌冠社区的桃囍小院,到处是大大的“囍”字。今年春节,这个小院在台青协助下拍摄的宣传视频爆火,将这里的年味推成了网红,带动了文旅热潮。
桃囍小院工作人员 邱琼琦:台创这一块帮我们争取到的一个宣传,然后包括有一些细节的东西,包括文化的一些细节的东西,对我们帮助都非常大。
厦门海沧鳌冠社区闽台乡建乡创团队成员 在厦台青 高硕亨:我当时来的时候,我就发现,我们有三个特色商家。一个是在海边的日落牧野,一个是在山上的自在小院,一个是在古厝里面的桃囍小院,我就觉得这三个特色商家,对鳌冠来说非常特色,而且非常可以值得宣传的地方。
鳌冠的美食不仅是舌尖上的满足,也是当地文化的活名片,参与乡建乡创的台青们不断以文促创,赋能城中村社区改造、产业提升,打造出一个个新地标。2024年,鳌冠美食地图正式发布,记录了山海渔村、桃囍小院等招牌美味。
厦门海沧鳌冠社区闽台乡建乡创团队成员 在厦台青 符坤龙:我们提升当地的产业,希望把当地的一些有特色的休闲的商家提升出来。比如说有喝茶的,比如说有看看海边的,看景的,烧烤的等等,他们其实都非常有特色的。那么把它挖掘出来之后,全厦门市甚至全国各地的人都来这边玩,知道海沧是个很美丽的地方。
为了将更多乡建乡创成果回馈社区,今年春节期间,闽台美食文化展销汇就在社区里办了起来。居民们不仅能在家门口买到台湾好物,也能享受到乡村建设过程中开发出来的在地产品。
厦门海沧鳌冠社区闽台乡建乡创团队成员 在厦台青 符坤龙:运用当地的美食,运用当地的景点来做商品的,做出来之后,大家可以来这边一边旅游,还一边购买这些文创商品回家做纪念。
厦门海沧鳌冠社区闽台乡建乡创团队成员 在厦台青 高硕亨:新的一年,我的规划就是,我要好好把鳌冠的特色商家,再继续地推广出去。
古老的鳌冠社区,经历建设改造,面貌焕然一新。台青们积极参与其中,不仅寻找到了挥洒才能的舞台,也为“两岸一家”的画卷增添了新的亮色。
春节期间,厦门集美城内社喜气洋洋,两岸同胞欢度新年。城内社自从引入台青创业机构“聚融壹家台青创基地”后,村容村貌也大变样。台青们在村里打造了复古供销社、酒铺、药铺、黑猫树屋、婚庆体验馆等场所,并开发出“两岸特色庙会”“月老办事处”“村浪市集”等一批特色品牌文旅IP。在台青的参与下,城内社的民居古厝得到了活化利用,一座座废弃的院落得以复苏,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在厦台青 郑孟桓:我们就做了这样子很多的一个改造,然后甚至我们现在头顶上的这一栋,我们看到浅黄色这一栋也是我们跟市妇联,还有我们区妇联这边,一起合作共同去打造的一个项目,是我们的两岸亲子学院。
如今,深耕城中村的台青们已驾轻就熟,合作项目也不断向周边社区延伸。新的一年,城内社的台青们已经跟附近的下店社做好对接,将继续培育乡建乡创之花。
厦门集美后溪村闽台乡建乡创团队成员 在厦台青 郑孟桓:新的一年我们现在是以城内为根据地,然后我们会往下拓展到我们的下店社。然后希望说我们可以把我们整个很好地去辐射到周围的各个村庄,去做一个很好的文化串联。
厦门集美后溪村闽台乡建乡创团队成员 在厦台青 吴炳璋:接下来在这个村庄有一个非常重要人物就叫陈永华,他其实对台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我们称他是过化台湾第一人。台湾的第一所学校、孔庙,台湾的经济制度是他带到台湾去,他是郑氏家族的军师,他的墓跟他小时候住点就在后溪下店。所以我们需要把这件事情把它更加挖掘出来,然后让更多台湾年轻人知道,这边他有一个这样的人物,是在这个地方发源出去的,他代表着两岸的同根同源。
历史底蕴深厚却相对默默无闻的城中村,不断在社交媒体上“出圈”,成为热门打卡地。台湾青年热情投入城中村的改造提升,让社区充满了亲切的“台湾味”。迎接崭新一年,美好家园的图景必将更加立体、生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