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明区白城沙滩附近,来来往往的市民游客也许不知道:脚下十几米深的地下空间里,盾构机正在逐环掘进。
昨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厦门地铁3号线南延段白城站,沿着施工扶梯进入地下,深入白城站至曾厝垵站区间盾构左线隧道,探访建设情况。
盾构施工地质条件复杂
中铁一局城轨公司厦门地铁3号线南延段工程土建施工一工区项目部副总工程师何正学一边紧盯屏幕,一边指导盾构司机任海龙操控着盾构机的姿态。这个不到2平方米的操作室就是盾构机的“大脑”,控制着眼前约两层楼高的盾构机的姿态、土仓压力,也掌控着盾构掘进的方向,以及后期整个成型隧道的质量,“盾构轴线以毫米为单位,跟航道一样,如果超过一定偏差,就到达不了贯通的点位。”何正学说。
“厦门地铁3号线南延段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是目前厦门地铁在建项目中难度最大的盾构区间。”中铁一局城轨公司厦门地铁3号线南延段工程土建施工一工区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刘秀国表示,比如,白城站至厦门大学站区间、白城站至曾厝垵站区间,盾构施工穿越地层复杂多样,存在上软下硬及孤石发育区。此外,盾构区间还要穿越厦大白城天桥、白城沙滩、演武大桥以及白城高架桥桩群,其中,桥桩与隧道水平净距3米以内的有8根,最小间距仅有1.39米。
“目前每天安排2个班组24小时作业,每个班组12小时,盾构机每天能向前推进4米至6米。”中铁一局城轨公司厦门地铁3号线南延段工程土建施工一工区项目部项目经理穆世旭说,盾构司机是个辛苦的工种,不仅考验技术,更考验耐力,“冬天还好点,夏天特别难熬,地下温度高,待上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更何况他们一待就是12个小时。”
施工建设“四箭齐发”
何正学告诉记者,看着盾构机一点点前行,一条隧道破土向前,心里很有成就感。他还说,自己入行10余年,为了赶工程进度,顾不上家庭已是家常便饭。今年春节期间,厦门地铁3号线南延段一工区,60余位工友留守工地,保障盾构设备安全并持续推进。
厦门地铁建设公司3号线南延段工程标段经理张孙灿表示,目前,厦门地铁3号线南延段一工区开启“四箭齐发”的局面,由白城站始发的4台盾构机同时作业,其中,白城站至曾厝垵站左线已推进400多环,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