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厦门APP

  • 厦门广电公众号

  • 厦门广电抖音

  • 厦门广电微博

  • 厦门广电央视频

新闻观察:溯源“红包”原始寓意 继承传统文化精髓
2025/01/18 来源: 厦视直播室
分享:

别让压岁钱变“压力钱”:广西百色发起“压岁钱不超过20元”倡议

首个“非遗”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作为中国传统年俗之一,过年时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一种“年味儿”,寓意着关爱与祝福。但是如今的压岁钱,却越来越“卷”。原本只是图个吉利的压岁钱,大有变成压力钱的趋势。这不,在社交媒体平台,已经开始有浙江、福建等地的网友开始吐槽,又要为压岁钱红包“大出血”了。而正当网友们为包多少压岁钱讨论得火热时,广西百色市发起的一则“压岁钱不超过20元”倡议,恍如一股清流,引发不少关注。

这则百色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印发的《百色市开展“遏制攀比压岁钱 移风易俗过大年”倡议活动方案》提到,在春节期间,倡议少发压岁钱、提倡发不超过20元的小额压岁钱,提倡晚辈向长辈送上有意义的“祝福礼”,让压岁钱回归年俗祝福本真。对这一倡议,不少人表示支持。

受访者 邓女士:又能收到祝福又可以不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应该可以提倡。

受访者 殷女士:根据你自身的这个实际情况来去给,重点就在于,它的一个心意的一个表达吧。

受访者 包女士:如果是亲戚之间的,默认说这个数额的话,其实也是蛮好的,就是不用太担心经济上的一个负担。

其实这已不是广西第一次发出此类倡议了,据了解,广西的贺州市和靖西市分别在2022年、2024年都曾发起过。大家表示,压岁钱作为春节的一份仪式感,不管数额大小,都是一份心意,大家如果都能依据钱包实力“量力而行”,也能少一些经济压力。

别让压岁钱变“压力钱”:压岁钱金额:福建最高 广东最低

为何百色的这份倡议能引发网友狠狠的共鸣?到底压岁钱给多少合适?我们从去年网上流传的这张全国压岁钱地图或许可以寻找到答案。“地图”上,东部沿海地区的压岁钱普遍要高一些,比如浙江3100元,上海1600元,江苏1000元,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如“陕西、湖北、河南400元,贵州300元”。而这张地图上红得快发紫的则是我们福建,人均3500元,其中莆田的压岁钱甚至高达12000元,但是我们隔壁的广东省,数字却只有50元。

别让压岁钱变“压力钱”:广东流行“派利是” 压岁钱5元起步

为什么经济实力雄厚的广东,反而压岁钱厚度在全国排名垫底呢?这背后又有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

在一年一度的“全国红包压力赛”来临之际,近日,#广东人开始预制压岁钱了#话题上了热搜。一位广东网友发帖说,在广东,红包是五元、十元起跳,上百元就是“扰乱”春节红包秩序。即便如此,这位网友仍尝试用年终奖先赚回压岁钱。他将1万块钱年终奖放进稳健债券基金,两周多已经赚回50块压岁钱,够给10个小孩发红包。看到这,全国多地网友纷纷破防。山西网友羡慕广东网友钱包直接无痛过年,福建网友更是心碎,晒出一年的理财收益只能发1.5个红包,东北网友期盼全国推广广东红包。

广东地区的民众发压岁钱更注重“利是”红包,寓意大吉大利,不仅发给孩子,上下级之间、合作伙伴间、师生之间互派“利是”是习惯,红包金额虽小,但寓意深厚。这种文化渊源传承至今,没有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味”。在各地纷纷苦于红包压力的时候,广东5元起步,50元为“巨款”的压岁钱派发规则在网上引来一波好感和支持。大家纷纷表示,不攀比的压岁钱,才真正回归到吉庆的本质。

新闻观察:溯源“红包”原始寓意 继承传统文化精髓

高老师,压岁钱几乎是每个人过年期间无法回避的话题。近年来,每年春节前夕,我们经常听到各种吐槽声诸如“每年春节免不了一次大出血”“今年发红包简直掏空了年终奖”等抱怨,背后都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原本用于新年祝福的压岁钱为何变了味,沦为一些人拼面子的攀比工具?对于这个话题,您有怎样的观察和思考?

压岁钱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和关爱。传统农业社会,压岁钱数额普遍不大,更重视其象征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人情负担,甚至攀比的工具。小时候,压岁钱是财富;长大后,压岁钱是债务。在一些地区,压岁钱金额不断攀升,甚至出现亲戚间的“军备竞赛”,不仅给许多家庭带来经济负担,也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这一传统习俗的本意,让孩子们从小形成攀比心理。

两广地区和香港一直是压岁钱地图中的一股清流。但从总体上看,全国压岁钱支出普遍较高,已成为老百姓沉重的负担,甚至导致一些人不敢回家过年,成为“恐归族”,以逃避不堪忍受的人情债。

其实早年给孩子的压岁钱往往只有一元两元、五元十元,只是后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压岁钱也逐渐水涨船高。本来给孩子压岁钱只是图个吉利,然而现在压岁钱的传统寓意已渐渐走样,大人们拼面子给压岁钱,孩子们也开始攀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

对未婚年轻人来说,给压岁钱已成了他们的一种春节负担;对大多数长辈来说,别人给自己的孩子多少,自己也给别人的孩子多少,与其说是给压岁钱,倒不如说这是大人们之间的一场面子游戏。

压岁钱产生的这些“困惑”,偏离了“压住邪祟”的初衷。最早出现在汉代的压岁钱叫厌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的流通货币,而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门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物。这说明给孩子压岁钱并非一定要给钱,完全可以用像钱一样能够给孩子带来好处的象征物品代替。但是我始终认为,亲情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给的钱多并不代表越亲,反之亦然。(标题2)因而,在春节期间,长辈们给孩子压岁时,不妨转变观念,破除陈规,少给压岁钱这样的“物质压岁”,多给孩子“精神压岁”,比如“压岁言”、“压岁书”等,都能让孩子获得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都比压岁钱要胜一筹。

现在的老一辈人更加看重压岁钱的传统意义,认为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和关爱;而年青一代则更加理性,认为压岁钱不应成为负担,更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交流。比如前两年一群90后父母在微博发起“压岁钱革新”话题,提倡用“新年愿望盒”替代传统压岁钱,让孩子写下新年愿望,长辈帮助实现,用这样的方式来增进亲子感情。

刚才新闻当中,我们看到百色的倡议揭开了压岁钱越来越成为一种负担的现实。在推进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既要尊重传统,又要与时俱进,既要保持压岁钱蕴含的美好祝愿,又要避免其成为攀比竞争的工具。期待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压岁钱文化重回其传递祝福、维系亲情的本源,让压岁钱回归其祝福的本质,让春节更加温馨祥和。

相关推荐

看厦门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