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民间向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传统节气文化蕴含着中式美学和生活智慧,本周的打卡两岸,我们就带您一同体验闽台地区的冬至“仪式感”,讲述我们共同的冬至故事。
冬至,对住在厦门大嶝岛的宋进步一家来说,可是个大日子。每到这一天,大嶝岛的宋氏宗亲,都会备齐丰盛供品,到宗祠祭祖。一大早,宋进步一家就忙碌开了。
宋进步老婆 林月娇:这五碗要拿到我们的祠堂去,我早上六点多就起来准备了。
大嶝与金门一水相连,直线距离不足2公里。岛上许多居民的祖籍地都在金门,宋进步一家就是其中之一。和许多闽南地区的人一样,冬至这天,祭祖为大。
厦门卫视记者 廖媛:长辈常说冬至不回无祖公,冬至是闽南人祭祖的大日子。一些家庙都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祖仪式,我左手边这些祭品。都是村民们一早开始准备的,还有出门在外的人,都会尽量在这一天赶回家过节谒祖。
百余位宋氏族人齐聚宗祠,向先祖敬香,表达缅怀与追思。他们说,祭祖的意义在于提醒后人,不忘先祖、不忘来处。
厦门市金门同胞联谊会顾问 闽南宋氏宗亲会会长 宋奇盈:每家每户煮五大碗菜,要大碗一点。还要煮好一点的,来敬献我们的祖宗。也让(宗亲)团结在一起。
宋氏宗亲 宋汉钦:每一年都会参加,其实从小的时候耳濡目染。基本上都是在这个环境底下长大的,文化的传承其实是深入我们骨子里的。
厦门卫视记者 廖媛:俗话说冬至进补 来年打虎,厦门的冬至“必吃榜”中。“汤圆”必须有姓名,不过今天我们去吃点不一样的。
吃过冬至圆,岁数长一年。冬至吃汤圆,是厦门人的“仪式感”,寓意团圆、圆满。除了在家里煮汤圆外,也可以到甜品店来一桌“汤圆宴”。黑糖姜汁小汤圆、豆粉黑糖汤圆、桂花酒酿小汤圆、红豆酒酿小汤圆……口味不同,但都是冬至的“甜蜜选择”。
蛀牙糖水金榜店负责人:这一份就是我们店的招牌,这一份被大家说是妈妈的味道。然后这一份属于干拌的,往年冬至的话。我们基本上卖到(傍晚)6点,就全店都已经卖空了。
一些加班忙碌的“打工人”,也会趁午休时候点上一碗汤圆解解馋。一颗颗“团圆的甜”,酝酿成了冬日的暖意。
厦门市民:就没回家,能吃上这碗丸子也是挺好的。
厦门市民:家里面平时吃的都是有馅的,在这边有很多口味,蛮新鲜的。
厦门的冬至“必吃榜”,还有它——姜母鸭。
冬至这天一大早,厦门百家村的姜母鸭店门口,已经来了不少街坊。店内40多个炉子同时熬煮,每锅小火慢炖两个多小时,直到汤汁被鸭肉和老姜完全吸收。当归、黄芪、熟地等药材的加入,激发出了姜母鸭的独特香气,更有助于祛寒化痰、疏肝养胃。
百家春好德来姜母鸭店老板 温少贵:厦门人都喜欢补冬,因为它的主调料是姜,应该吃起来比较温热。
店铺虽小,但“香名”远播,前不久还入选了米其林必比登推介榜单。有老饕特意从岛外赶来,就为吃上心心念念的这一口。
厦门市民:吃惯了他家的,好吃。现在我住在厦门北站附近都特地跑过来买,冬至了,我过来了就买一只。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不论是宗祠里代代传承的香火、还是街巷市井里的烟火气,都是我们独有的冬至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