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识与美酒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今年以来,“学术酒吧”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兴起。所谓“学术酒吧”,就是在酒吧里组织的非正式学术讨论。一杯微醺酒,几张幻灯片,主讲人专业又不失风趣的演讲,观众各抒己见、热烈讨论,这样学术与酒精的组合,令不少年轻人“上头”,也让“学术酒吧”的热度持续发酵。美团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以来,“学术酒吧”搜索量较9月同期增长142%。“小红书”数据显示,有关“学术酒吧”的笔记已经超过6000篇。
“学术酒吧”兴起:酒吧里讨论学术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热度迅速攀升的同时,“学术酒吧”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不仅涉猎的学术领域越来越广,现身的城市也越来越多。最近,这股风已经吹到了咱们厦门。那么,“学术酒吧”究竟是如何运作的?现场氛围如何?一起去看看。
这是一场与摄影相关的“学术”交流会,你能想到吗?这里居然是一家酒吧。
市民 陈先生:在网上看到了上海学术酒吧的报道,搜索发现厦大公寓附近就有,这种环境相比于那种纯粹的学术环境,我觉得更轻松一点。
市民 王女士:我觉得不管是认识朋友,或者是交流一些自己未知的领域,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基本上有空我都会过来。
现场不少“学员”拿起自己的相机和“讲师”交流,有的还亲手操作起来,拍出氛围感满满的人像大片。像这样的“学术”活动在这家酒吧还有很多,主理人说,他们在开业的9周内就策划了20多场活动,主题包括金融、心理、脱口秀等等,每期会根据主题邀请相应的嘉宾。
酒吧主理人 周白聪:邀请我的好朋友们或者我身边各行各业的人才们,在职场工作6-10年,有一定经验或者有一定建树,选题也会更普世化一点,类似人文社科类或抓住当下热点。
酒吧主理人说,每周二周三他们都会举办活动,每场大概会来二三十人,有二十多岁的学生也有四五十岁的市民。他们门店倚靠厦门大学,不仅有稳定的学生客源,也能借助大学的资源优势举办多样的活动,营造轻社交的环境氛围。
在集美学村附近,记者也找到了一家学术氛围浓厚的酒吧,一进门就看到两面摆满哲学书籍的书墙和一面酒墙,顾客们伴着轻音乐围坐在吧台前小酌交谈,聊哲学论人生。
酒吧老板 朱丽叶:我们一直想要让这个地方变成一个开放式的地方,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空间的主体。
今年以来,“学术酒吧”活动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多个大城市兴起。主讲人多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博士或青年学者,带来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观众多是大学生或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在北京市海淀区的这家酒吧,北京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学生珞石正在台上分享她的学术成果。而台下,来自不同背景的听众正一边惬意饮酒一边聆听交流。这家酒吧同样凭借与众多大学毗邻的地理优势,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参与活动。
北京某学术酒吧活动内容顾问 王铁军:以人文、科技、美学为主。以此为入口,然后慢慢去加入一些理科东西。
“学术酒吧”兴起:学生:“有趣”“活跃”是关键词
不难发现,这些“学术酒吧”大多开办在高校周边,其忠实粉丝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学生。其实不光是“学术酒吧”,与之类似的咖啡读书会等知识分享活动,同样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那么,为什么大家会热衷于这类活动呢?我们接着来看。
学生:“有趣”“活跃”是关键词
不少大学生表示,“有趣”“活跃”等是“学术酒吧”兴起的原因。
北京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学生 珞石:它的议题会更加丰富,不仅局限于你所学的这一个专业这一门就大学生来讲的话,他可以借这个学术酒吧的机会,借触到更多的专业面向的一些有趣的议题,而且它的这个形式很有意思。
北京大学学生:体验一些可能平时并不太会去学习到的一些专业它的公共性的议题更要突出一些。互动环节会比校内更加活跃。
讲师:氛围浓厚 提供更多元的视角
北京大学陈斯一教授经常参与各类学术分享活动。在他看来,校外学术活动为大学生们留出了自由选择兴趣话题的空间,也提供了更多元的视角。而校内学术活动往往是老师在台上讲得认真,学生们却兴致缺缺,在提问环节更是一片沉默。
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副教授 陈斯一:在校外的场合,我感觉要更纯粹一些,因为来听的朋友都是完全基于一种兴趣和爱好,我不希望把我研究的这些成果或者心得,仅仅局限在专家之间交流的这个专业领域。我会希望让不同职业的人、不同学科的朋友都能够进入到我这个专业不是知识上的,不是内容上的,而是一种氛围,或者甚至构成一个你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专家表示,大学生们在校外学术活动中并不仅仅追求专业上的知识汲取,而是在更宏观的角度上,试图解决自己的各种人生困惑。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他们的诉求不简单是学术报告,他希望请教探索人生校内的学术报告更像规定动作校外的学术报告是自己根据自己兴趣所好主动的选择,这两个是完全不一致的。
专家:要防止本末倒置
不过专家也提醒,大学生专业的学术研究依旧需要通过严谨的知识培养去实现,过于重视校外的学术活动,可能会导致本末倒置。同时,对校外学术活动主讲人的选择和引导也要关注。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这些主讲人可能也往往来自于高校,或者来自相关科研机构或者相关方面。对这些人本身的相关的引导是更为重要。我们的知识学习是一个全方位的发展的过程,校内的相关的学术报告是和他的教学相辅相成的,它是一个规定动作,那么它是不可能被校外的这些替代的,校外的是它的一个有效有益的补充。
新闻观察:增加学术普及新途经 “学术酒吧”有一定积极性
从刚刚的新闻中也能看出,“学术酒吧”吸引的不光是大学生,还有很多不同背景、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也参与其中。对于这种“学术酒吧”的兴起,您有什么看法?
增加学术普及新途经 “学术酒吧”有一定积极性
这种新颖的形式让学术走出了校园,除了像新闻中提到,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更轻松外,我觉得这在社会层面也给了大家提供了一种学术普及和文化交流的新途径,因为谁都可以参加。此外,对于学术主讲人来讲,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接触更多的人,聆听到更多交流的声音,或许对于自己学术层面的研究也有所帮助。所以,“学术酒吧”的兴起具有一定的积极性。
创造跨界公共空间 满足年轻人需求
“学术酒吧”为何受关注,是因为内容和形式差异化的碰撞,这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碰撞出了火花。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在开展学术交流的时候,酒吧的氛围也会相应调整,并不是很吵闹的普通酒吧风格,这个时候酒吧就只是一个场所,只不过相比课堂来说会让大家更轻松。像这样的碰撞就创造出了一个跨界的都市公共空间,这种空间是具备可复制性的,比如学术茶馆、学术公园等等都可以实现。所以,在市场化探索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类似的产物,毕竟扩大学术普及面也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需求,这和年轻人热衷上夜校是一个道理。
交流内容需要把关
不过需要我们留意的,一个是像新闻中提到的要有足够的引导,避免和校园中获取知识的途经本末倒置。此外,这样的交流也需要上一把“锁”,在这些场所中交流的内容,需要有所把关和监管,可别打着学术的旗号跑偏了。谁去把关?谁来监管?这就需要决策和监管部门尽快跟上市场的脚步。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这种模式也要健康,规范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