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厦门APP

  • 厦门广电公众号

  • 厦门广电抖音

  • 厦门广电微博

  • 厦门广电央视频

新闻观察:关注青少年心理特点 及时教育引导
2024/11/12 来源: 厦视直播室
分享:

“看到孩子之间按胸口务必警惕”、“死亡游戏再现校园,严重可致死”——这几天,跟“死亡游戏”相关的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榜,引发网友关注。该话题兴起的起因是”湖南益阳一家长发视频称自家孩子在学校玩“死亡游戏”后迅速晕倒,直到第二天还感觉头痛头晕,还有网友说自己侄子的同班同学因玩该游戏休克住院”。“死亡游戏”是一种什么样的游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什么样的游戏更适合学生?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一起来关注、探讨。

“死亡游戏”再现校园

据家长反映,该游戏被称为 “梦回大唐”或“死亡三秒”,游戏大概步骤包括靠墙蹲下深呼吸、憋气,再由其他人按胸口等操作,这会让体验者快速达到窒息缺氧的状态。一位家长表示,孩子在学校玩过这个游戏后,直到第二天还感觉头痛头晕。

电话采访模板 学生家长:我儿子这条命真的算是捡回来的,被同学压住心口以后很快就晕倒了。在晕倒之前他也发出那种很恐怖很大声的尖叫,直到第二天早上我儿子还是感觉头痛。

据了解,该游戏之所以吸引孩子,是因为传言称有人在窒息片刻出现幻觉,或是“看见童年场景”,或是“目睹梦幻景色”,甚至重温了“前世记忆”。该游戏在网络引发热议后,很多家长表达了担忧。

家长:就跟那个什么大学生玩笔仙,出什么事了,这不是典型的就是猎奇心理嘛。

家长:现在小朋友们和孩子们他的手机也好,或者怎么着也好,他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传出来之后学校看到这个事之后怎么跟孩子们说,家长看到这个事之后,怎么跟孩子们说,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家长:像这种游戏的话可能对身心健康肯定是不好的,但是学校里面可能应该充分地重视这一方面,就是通过各个渠道吧,就是宣传或者了解 去抵制这一类的游戏。

不少学生也认为,这种游戏的危险性在于同学与同学之间下手不知轻重,一旦出现缺氧晕厥的情况,不进行紧急处理的话极容易导致死亡。

中学生 熊同学:我觉得这个游戏本身危险性还是比较大的,可能有些人会把握不好分寸,会导致不必要的死亡。

事实上,“死亡游戏”此前就曾在校园流行,又叫“心跳游戏”或“闭气窒息游戏”,最早源于东南亚青少年当中,20世纪九十年代末传入我国。针对所谓“死亡游戏”在部分地区少数学生中传播的情况,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明确表态,“死亡游戏”极易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教育部坚决制止此类游戏在学生中传播、蔓延。

医生:“死亡游戏”可能危及生命

医生介绍,“死亡游戏”严重可窒息致死,会直接危及生命。

视频采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和重症监护室主任 李辉:用力抵住了我们胸廓,限制了我们胸廓的一个活动,限制了它的扩张跟收缩,从而严重影响呼吸的运动,造成我们身体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当缺氧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是非常敏感的,因而会造成一个意识的丧失,严重的会造成不可逆的一个损伤,而二氧化碳潴留是我们置换的一种很常见的原因,就说当然二氧化碳潴留,人体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时候,会让我们产生一些幻觉,因此这种无论是缺氧也好,二氧化碳潴留也好,对大脑的损伤是非常严重的。

叫停青少年群体中的“危险游戏”

刚才新闻中就说到,“死亡游戏”并非新鲜事物,其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在国内少数中小学和大学校园传播,并引发多起危险事故。比如,2014年,石家庄一名中学生玩“游戏”后全身抽搐、意识模糊,经医院抢救后吸氧三天才恢复正常;2017年,长沙一名大学生“游戏”后昏迷倒地,导致重型颅脑损伤等等。可见“死亡游戏”多年来几起几落却始终难以完全禁绝。再联想到近年来,我们报道过的“黏菌宠物”“养臭水”等多种“危险游戏”也在校园内广泛流行的现象。我们不禁要发问:为何此类危险游戏屡禁不止?孩子在学校如果玩这种游戏发生意外,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又该如何杜绝不良游戏在学生中传播、蔓延?我们继续来看报道。

专家:参与“危险游戏”与学生心理和教育有关

近年来,危险刺激游戏在青少年群体中时有发生。与“闭气窒息游戏”类似的还有“勒脖子”“叠罗汉”等游戏。有的学生在背后勒住对方脖子,比拼谁能承受更长时间,以此表现自己的“忍耐力”和“男子气概”。然而,勒脖子可能引起窒息,甚至死亡。“叠罗汉”中,被压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后果同样不堪设想。专家分析,参与危险系数如此之高的游戏,与学生自身的心理和教育环境有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这种游戏的出现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就是每一个孩子都有好奇心,很多孩子没有亲历过,但是他想尝试一下,想去试一试。另外一方面,我们很多孩子缺少多样性的体验,学生直接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效果,获得他自己想实现的目标,这样的一种过程太少了,就使得这些孩子如果遇到了一个机会,他想去体验一下。

那么孩子在学校如果因为体验这种游戏发生意外,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中新)上海中联(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 郭小明 :游戏中若发生有损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情况,可能涉及多个层面的法律责任,在民事责任层面,如果未成年人在参与“死亡游戏”时造成其他人受伤、死亡,父母等监护人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若学校没尽到教育管理职责,也要根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在刑事责任层面,如果“死亡游戏”造成人员重伤甚至死亡,最低年满十二周岁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成年人教唆孩子玩死亡游戏,造成危险事故,也要追究教唆者的法律责任。

围绕危险游戏行为进行安全教育和心理辅导

相关专家还提醒,出现此类危险游戏,一方面要发现苗头立刻制止、正确引导。另一方面更要思考在当下互联网传播迅速的时代,什么样的游戏适合学生以及如何引导他们正确游戏。

视频采访:北京呼家楼中心小学党委书记 陈凤琴:学校它还要发挥这种育人的功能,对学生进行生命和健康的这种教育那么在这种学生他意识到了我们这个生命非常珍贵,非常可贵,健康非常重要的前提下,他再去选择就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除了做好生命教育,游戏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休闲娱乐,特别对于中小学生如何通过游戏真正促进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更是需要学校长期关注的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最主要的方面是让我们的未成年学生,他的学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引导他有自己确立自己的知识学习或者各方面体验的自主性。在这个基础上,他们能够通过自主选择、判定,自主去体验,自主去实践,来获得一些想获得的收获。

新闻观察:关注青少年心理特点 及时教育引导

下面是新闻观察环节。今天的新闻观察员是周国伟。国伟,对于死亡游戏在校园中死灰复燃,你怎么看?今后如何让这些危险游戏不再出现?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好奇心强、渴望刺激和认同,这使得他们容易受到“死亡游戏”等危险行为的诱惑。在这个阶段,正确的生命教育和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和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环境,应当承担起教育和引导的责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开展生命教育,增强青少年对生命的尊重和自我保护意识,是预防“死亡游戏”等危险行为的根本途径。

防范网络平台监管的漏洞

其次,网络平台的监管不力是“死亡游戏”得以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内容创作者为了吸引流量,不顾社会道德和法律责任,上传和传播这类危险游戏的相关内容,对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监管部门和网络平台必须加强对此类内容的监管和清理,切断其传播途径。同时,平台也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审核,及时发现并处理这类有害信息,保护青少年免受其害。

家校社形成合力 杜绝“危险游戏”

“死亡游戏”的再次出现,不仅是对青少年个体的威胁,也是对社会监管和教育体系的挑战。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从青少年心理特点出发,加强生命教育和心理辅导,同时强化网络平台的监管责任,才能有效遏制“死亡游戏”的蔓延,保护青少年的生命安全,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这需要学校、家庭、监管部门和网络平台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共同构筑青少年的安全防线。

相关推荐

看厦门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