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厦门APP

  • 厦门广电公众号

  • 厦门广电抖音

  • 厦门广电微博

  • 厦门广电央视频

【融合故事汇】陈鹭真:探路两岸蓝碳交易标准共通 守护蓝色家园
2024/11/09 来源: 两岸新新闻
分享:

蓝色,是海的颜色,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全球自然生态系统每年捕获的碳中,约55%来自海洋生物,这一部分被称为海洋碳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蓝碳”。“蓝碳”深刻影响全球气候。厦门大学陈鹭真教授从红树林保护着手,持续开展蓝碳研究,并尝试两岸蓝碳交易标准共通试点,推进海峡两岸海洋生态修复保护实践。本周的《融合故事汇》,我们走近陈鹭真教授和她的团队,看他们如何在科研领域,助力两岸融合发展。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陈鹭真:每一个月都会有在野外,像这样你看到收回来的这些树叶,就是我们收的凋落物,我们树会掉叶子,掉的叶子也是计算到我们的碳汇当中,树在长,它也在掉叶,长的话我们可以在野外可以监测到,但掉的叶子如果我不去收,它就掉到自然环境中。

掉落在地上叶子,在大家看来稀松平常,但在陈鹭真教授眼里,却是珍宝。为了获取这些叶片,每个月末,陈鹭真和她的研究生团队都会深入位于厦门下潭尾、漳州云霄等地的红树林野外样地,收集红树掉落物、烘干、分拣。收集到的每一片叶片,都被精确计算到固碳总量中去。

(CG)固碳,指增加除大气之外的碳库碳含量的措施,包括在植被、土壤、海洋等地方增加碳库碳含量,从而降低地球温室效应。蓝碳交易则是指利用海洋碳汇进行的市场化交易。企业或个人通过购买蓝色碳汇,抵消其自身的碳排放量,从而实现碳减排、碳中和目标。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陈鹭真:我们的碳中和可以有两个路径,一个是减排,一个是增汇,减排就是说像工厂企业它减少排放,所谓增汇就是说我通过一些天然的,或者人工的一些系统,然后让二氧化碳固定得多一点,固定更多的二氧化碳就是碳汇。

陈鹭真说,自己长期从事红树林保护研究,2009年,联合国发布的《蓝碳:健康海洋对碳的固定作用——快速反应评估报告》令她深受启发。固碳量大、效率高、储碳时间可长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海洋碳汇,开启了她科研的新领域。

为共同推动两岸海洋保护,2016年,由厦门大学与台湾大学牵头发起的海峡两岸环境与生态联盟在厦门成立,共有两岸18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参与。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陈鹭真:我们其实用了两三年的时间,然后帮他们台湾盟员在几个河口,做这个技术,之后他们也得到了数据,所以我们用同样的技术来对比数据,然后我们就发现,这套技术在我们福建跟在台湾都可以得到,红树林的监测蓝碳监测上面,都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数据,所以我们才再进一步地去做成标准。

截至目前,由厦门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承担的两岸蓝碳交易标准共通试点,已在海峡两岸安装了326套蓝碳监测装置,交易碳汇量1900多吨,两岸共通的技术方法在台湾18个公共区域应用,引领带动了台湾地区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的提升。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陈鹭真:这套标准能够提供一个用共同的方法,来提供一个参数,来提供两岸在比如说滨海湿地的碳汇方面,有一些共同的参数,这些参数以后可能可以支撑到,我们未来的这种蓝碳交易当中,要去测算交易项目的蓝碳。

蓝碳的标准化研究,是推动碳汇交易至关重要的一步。厦门大学在蓝碳领域的研究先行先试,也吸引了两岸青年的关注。台湾学生罗涵因此选择到厦门大学读研,在硅藻领域进行蓝碳学习和研究。

在厦台生罗涵:因为存在很多不同种类的底栖硅藻和浮游硅藻,各种各样的,所以它们对于碳通量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所以两岸如果联合进行研究的话,可能会对这块的内容有更大的帮助,有利于在后续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制度标准化的建设。

在两岸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今年5月,《海峡两岸共通滨海湿地地表相对高程监测技术规程》孕育而生,从此,两岸滨海湿地保护有了共通标准。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陈鹭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先把最难做的技术先做出来,后面可能还会有比如说,相对两岸共有的这种红树林的系统,它的碳汇的测算,还有盐沼的测算,以及到后面的交易的方法学等等,其实是一个链条,所以我们也特别期待说,我们的标准体系能够建起来,然后多多去服务我们这个标准体系的建设。

在陈鹭真办公室门口,挂着这样一幅对联:“盐沼红树年年增汇,滨海蓝碳岁岁中和”。陈鹭真教授坚信,道法自然,在两岸这片共通的海域,一定能不断推进海洋领域的标准共通,让两岸的天更蓝,水更绿。

相关推荐

看厦门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