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元买张获奖证书? 付费参加 “水赛”成大学生综测加分新途径
为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表现,目前许多高校都会采用综合素质测评来给学生打分排名,并作为评优评先、奖助学金甚至保研资格的评判依据,这也让综测成绩在学业评价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一些机构却以此为商机,通过收费的方式举办一些含金量低、组织松散的竞赛,学生缴费报名参加这样的竞赛得了奖,就可以获得综测加分。这类竞赛在业内被称作“水赛”,那么这背后是一条怎样的产业链?来看记者调查。
“6个水奖综测加分”,“22个水奖帮我拿下1.8万元奖学金”……近日,记者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分享自己拿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的“经验帖”,他们分享的“核心秘诀”就是——付费参加“水赛”。这些门槛低、规则模糊、但获奖率高的“水赛”,通常由一些机构或个人组织,打着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旗号,实则以盈利为目的。这样的“水赛”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大二学生 :周围有很多同学他们为了让自己综测的分高一点,也会看各个平台上推荐的一些,不管是所谓的辅导也好,所谓的老师保驾护航,甚至有的时候是直接帮你代比赛,然后也要给到相应的费用,就帮他们去搞到一张什么比赛的证书,或者一些比赛的证明。
“水赛”的门槛到底有多低,记者也进行了体验。在某社交平台上,记者询问某博主如何参加“水赛”,该博主将记者引向了一个网站。这个网站汇集了众多知识竞赛、英语竞赛、设计大赛等项目,其中不少都号称是“国家级赛事”。通过这个网站报名的赛事,都需要付费参与,比如某非遗文创大赛,网站收取的报名费在30到80元之间。此外,这个网站还能提供获奖证书申领,比如某大学生数学建模知识竞赛,在参赛取得成绩后,花50元就可以申请证书。花100元就可以申领某大学生商学联合会的技能等级证书。“水赛”的泛滥,不仅助长了投机取巧的风气,也给不少通过正规渠道参加竞赛的同学带来烦恼。
大学生:就是对其他学生来说,他用一些含金量并不高的,然后耗时和耗精力比较少的奖项,就可以盖过他们的努力,这是对别的学生不公平。
“水赛”折射当前高校综测评价体系存在弊端
“水赛”成为公开的秘密。折射出的是当前高校综测评价体系存在的弊端。那么如何整治呢?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专家建议优化评价方式 加强过程性评价
专家表示,一方面,当前高校综测的评分标准比较单一,过于依赖竞赛获奖等硬性指标,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另一方面,高校对竞赛的审核和监管机制也不健全,使得一些低质量甚至虚假的竞赛得以混入综测加分体系之中。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傅王倩:第一个可能就是优化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第二个加强对于这种竞赛加分的规则监管,比如说哪一些是权威的竞赛,它可以放在我们这个加分的白名单里面,哪一些竞赛它可能不应该收录;第三个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高校应加强各环节的审核监管
长期从事高校人才评价工作的王潮教授建议,在学生综测、评奖过程中增加评委考核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有效甄别学生参赛奖项的真伪、含金量以及该名学生所做的相应贡献。
东南大学苏州校区兼职教授 王潮:评委可以多问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这个学生拿了个什么奖项,那么你可以问他这个奖项里面,你做了什么工作,如果是一个团队合作也可以(问),你在里面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也有专家认为,对于在竞赛活动中发生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指导教师等,管理部门应该考虑对其记录在案。但归根结底,大学生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拒绝参加“水赛”,要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能够实际提升自我能力的活动中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傅王倩:其实我们更希望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人,而不是(仅仅)说你有一个这种证书,更强调学生在参加活动里面,能够有(帮助)职业、专业发展的,一些更长远的影响。
新闻观察:“水赛”泛滥 背离高等教育初衷
这些门槛低、规则模糊的“水赛”为什么会出现?反映出了什么问题,会带来哪些影响?
“水赛”泛滥 背离高等教育初衷
从新闻报道来看,这类含金量低、以谋取利益为目的的“水赛”并不少见。我想,“水赛”之所以有存在的土壤,是因为高校综测评价体系过于依赖竞赛获奖这些硬性指标。现在“水赛”泛滥的现象让评价体系变得不规范、不合理,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实鼓励大学生课余时间多参加学科竞赛是好事,但如果对这个指标过分要求,又对办赛机构的资质缺乏严格审核,最终难免陷入形式主义。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容易导致不正之风在高校蔓延,助长了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不仅背离了促进学习、选拔人才的初衷,也与高等教育追求的公平公正原则背道而驰。
如何杜绝乱象,让教育回归本质?
杜绝教育变成“生意” 回归“育人”本质
如何挤干“水赛”的水分?首先教育部门做好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引入更多元的评价方式,另外要对学科竞赛做好严格审核。管理部门要出台竞赛管理细则,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问题严惩不贷。还可以定期公布“黑白名单”,哪些是合法、规范的竞赛,哪些是被取缔的“水赛”,让学生和家长一目了然。其实,“水赛”现象也给我们大家提了个醒,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应该远离形式主义,杜绝教育变成一门“生意”。当然,这需要各方形成合力,维护良好的学术风气,构建清新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能够安心、踏实地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