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厦门APP

  • 厦门广电公众号

  • 厦门广电抖音

  • 厦门广电微博

  • 厦门广电央视频

新闻观察:因地制宜 克服挑战 让城中村跟上社会发展脚步
2024/10/16 来源: 厦视直播室
分享:

思明区黄厝社区:旧貌换新颜 “改”出幸福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厝社区,看看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厦门实践。

依山傍海的黄厝社区承载着厚重的雁塔文化、知青文化、海防文化等历史文脉。9.6平方公里的总面积里,涵盖了塔头、溪头下、黄厝和茂后/4个自然社,总人口1.4万,其中外来人口占比超过八成,加上慕名而来的游客,人流量大。但曾经的黄厝社区乱搭乱建、道路破损、交通拥堵......

思明区黄厝社区党委书记 林丽虹:比如说我们现在走到的(塔头社)大队部幸福广场,前身其实是一个破旧的农贸市场,周边也有很多的简易搭盖,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前期其实也征求了周边商户跟店家的意见,感觉阻力比较大。

塔头社是黄厝社区开展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起点。那时,社区公共空间杂乱无章,亟需拆除违章搭建,腾挪发展用地。林丽虹告诉记者,当时尽管已经开了好几次会议,但仍有一些商户和居民对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没有概念,甚至有人认为,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拆?

思明区黄厝社区党委书记 林丽虹:我们带动党员、居民组长、老人协会的一些代表,不断去跟商户做工作,一起坐下来共同协商,也把未来这个区域要打造的广场方案给大家看,(最后)完成了整个农贸市场以及周边简易搭盖的拆除。

违建拆除了,广场建好了,这里举办了黄厝社区的首场晚会,璀璨灯光下,是居住在这里的新老厦门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以幸福广场改造为起点,黄厝社区腾挪出土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共享站房、户外运动公园等一批惠民工程完成建设,“溪头下入口标识设置”“滨海小学上下学期间道路拥堵”等上百个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城中村旧貌换新颜。

思明区黄厝社区:从异乡人到主人翁 “这是我们共同的家”

环境逐渐蜕变,黄厝社区也逐步构建起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议事机制,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一起带动社区的发展。我们接着来看。

这是黄厝社区最常用的议事场所——塔头会客厅,去年还是清洁楼的它,今年初迎来“华丽转型”。会客厅里,主理人蔡新哲正和社区居民一起,商量着消防技术改造怎么做。令我们意外的是,蔡新哲并不是土生土长的黄厝人。

创业青年、思明区黄厝社区塔头会客厅主理人 蔡新哲:我是在美国学的景观建筑。2022年底来到黄厝,发现这边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包括营商环境,所以我选择这边进行文旅项目的投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闽南古厝,它有170年的历史。

在亲历社区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过程中,蔡新哲逐渐意识到,整村面貌和人居环境的提升,仅仅只是第一步。想要吸引更多的人走进黄厝,需要更加丰富多元的优质业态,也需要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

创业青年、思明区黄厝社区塔头会客厅主理人 蔡新哲:我觉得城中村治理需要很多带头人,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依靠社区或者政府的力量,是需要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或者说新兴力量,才有可能把我们社区的生命力提升起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来到社区进行共创。

正是秉持着这种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理念,黄厝社区募集到了越来越多的主理人。知青之家主理人黄国荣,因为大队部、知青楼的改造提升,在50年后重回黄厝,用一次次讲解、一场场活动,带领大家追忆当年的红色岁月;银发工作室主理人吴国连,在乡医岗位上退而不休,每周坚持为居民开展义诊,组织志愿服务定期慰问社区老人;宝妈议事团主理人姜桂玲,搬来黄厝后,组织有特长的“宝妈”开设了瑜伽、羽毛球、书法等各类课程……在黄厝,越来越多人找到了属于自己在社区的那块拼图,共同拼出完整而美好的生活轨迹。

思明区黄厝社区塔头社知青之家主理人 黄国荣:变化真的是很大,特别是近几年城中村改造,我们感到说现在知青楼修缮得很好,而且利用得很好,又回忆了以前在这边生活的情景。

思明区黄厝社区塔头社宝妈议事团主理人 姜桂玲:不管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居民,真正地拧成一股绳,大家共同去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奉献 。

如今,黄厝社区的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还在继续,未来,塔头社、溪头下社将打造成为“通山达海·人文历史小镇”,而黄厝社、茂后社将化身为“山海走廊·滨海活力小镇”。

上海游客 杨女士:我觉得(黄厝)有一些旅游文化和当地风土人情的结合,开了很多这种基于游客的店,包括咖啡馆等等,也有很多当地人依然在这里生活,我觉得城中村和旅游结合得还是挺好的。

新闻观察:因地制宜 克服挑战 让城中村跟上社会发展脚步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熊伟,我们一直在说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不容易,你认为这其中还有哪些挑战?

通过刚才黄厝社区的案例,我想大家都能很直观看到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成效。我认为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是综合性、更加立体的提升。基础设施改造只是基础,现在改造人居环境这些硬件设施难度不大,有挑战的是社会治理层面的软件提升。尤其是一些城中村多年来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活模式,如何去改变这种生活模式中不好的地方,并且还得让居民们配合,这很考验相关部门的智慧。

此外,每个城中村都有自己的特点,可以说是村村不一样,综合性治理的过程中,单纯地将一种模式复制粘贴肯定不适用。因地制宜绘制蓝图才能精准地补齐短板,挖掘资源找准定位,做到全面提升,让城中村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你刚才提到挖掘资源、找准定位,如何解读?

城中村现代化治理除了补齐短板、跟上脚步外,更要有所发展。刚才新闻中一位主理人提到,不管本地还是外地居民,大家要拧成一股绳去奉献,奉献固然重要,但获得感更重要。这样的获得感不仅仅是人居环境和社会治理层面的提升,也可以是实打实的利益获得。比如一些城中村找准定位发展文化旅游,居民们和牵头部门相互配合,打造出一个成熟的文旅产品,当游客多了居民们的收入自然也会有所提升。

所以我刚提到的挖掘资源和找准定位,就是要为城中村未来考虑。一张蓝图绘到底,不仅要让居民们有所得,也要让城中村更加融入这座城市,和城市中的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甚至还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充分挖掘资源,找到相适应的产业发展点,城中村大有可为,未来可期。

相关推荐

看厦门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