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海口一市民发视频称,自己在想要急救时遇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外箱扫码才能打开。对此,海口市急救中心和第三方运维公司回应称,在外箱侧面有安全锤,紧急情况下可以砸开玻璃取出AED。运维公司还表示,他们已提前检测到漏洞并且上报到海口市卫健委,将会对这些AED外箱进行更换。(9月12日极目新闻)
医学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因心脏骤停而猝死,相当数量发生在医院外。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如果立即实施心肺复苏,使用AED开展急救,便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此,现在很多城市的公共场所,都已投放AED“救命神器”。
给AED设备上锁、要求扫码开门,无疑会白白浪费许多时间。更不要说遇到网络信号不好、一些人不懂操作的情况,黄金急救时间可能被耽误和错过。让人不禁想问:这到底是救命,还是要命?
早在2021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要推进公共场所AED配置,做到显眼、不扫码、不上锁,方便公众寻找取用,避免错失抢救时间。为什么还有地方没严格落实?
按照相关人员的说法,AED之所以要锁在柜子里,是因为“有些人可能会取下来,AED可能放电电到人”;并且,在AED外箱侧面有安全锤,紧急情况下市民可以砸开玻璃直接取出AED。
这些听上去合理,实际却是无理——“不扫码不上锁”是硬性规定,安全锤是产品硬性标配,不存在任何设置人为障碍的理由。这样做,是不是为了自己管理方便?能否保证后期,不异化成扫码注册、扫码付费使用?某种程度上,懒政比上锁更“要命”。既然“AED设备统一由市急救中心进行管理”,那么,当地有关部门就该负起责任,抓紧取消公共场所的“上锁扫码”。
至于防治AED设备被随意使用的问题,主要还是依靠宣传教育。例如,杭州市卫健委曾提到要对公共场所AED设置“封条标识”,统一使用白底红字的警告用语,注明“急救设备 非紧急情况勿动”的警示语句,以及日期签署。启封后需重新粘贴封条标识。多动脑筋、多借鉴经验,或也能为挽救生命争取不少时间。
好在,发布视频的网友称,晕倒的大叔最后被人工心肺复苏抢救回来。可下一次呢?AED“上锁扫码”,锁住的是营救时间和通道。各地应引起重视,积极排查调整,将生命与健康的堤坝筑得更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