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厦门APP

  • 厦门广电公众号

  • 厦门广电抖音

  • 厦门广电微博

  • 厦门广电央视频

病假工资不能随意打发
2024/06/22 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

近日,“工资6000元请假半月被扣4500元”的话题引来关注。对此,涉事公司解释称,扣除4500元工资是根据员工缺勤天数决定的。由于该员工请了两周病假,按照公司规定需要扣除底薪的50%。此外,绩效工资根据员工每月表现单独计算,该员工并未达到考核标准,因此需扣除全部绩效工资。(6月20日《工人日报》)

人吃五谷杂粮,难保不会生病。对于在职场打拼的人来说,遇到身体不适无法坚持工作的情况,就难免要向单位请病假。不过,若都像上述公司的管理制度一样,员工休了两周病假却要损失75%的月收入,如此“昂贵”的病假单,恐怕很少有人“病得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请病假导致工资“打骨折”的现象并非是个例。“请几天病假损失当月全部绩效”“休了一个月病假,到手工资只有几百元”……部分用人单位的“病假工资”算法一经发布,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更有网友发出“企业多招点员工,靠赚病假钱都能上市”的调侃。

诸多戏谑,折射着公众对一些用人单位病假工资核算规则的不满。毕竟,看到如此“病价”的工资单,员工就算是大病初愈,也难保不再添心病。事实上,关于病假工资的核算,有关部门早已给出了明确的计算标准。根据相关规定,员工在患病期间享有病假待遇,病假工资以计算基数乘以计算系数与病假天数之积来定,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诚然,员工绩效是根据员工工作情况而给予的奖励性待遇,员工病假期间不产生实际的工作内容,扣除部分绩效工资也是情理之中。问题在于,一方面,一些单位的薪资构成中基础工资较低,绩效薪资的占比过高。另一方面,扣除绩效奖金操作不规范,正如上述新闻中的当事人所言,“能理解公司扣除自己部分工资,但在未休假的半个月中,其仍为公司提供了作为员工的正常产出”,关于这部分产出带来的绩效奖励,照理也应在工资单上有所体现才对。

说完了法理,再谈谈人情。员工作为用人单位的一分子,在其生病期间,用人单位若能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这也是企业文化的彰显。笔者就曾在急诊室看到过有人一边吊着水,一边用电脑办公,还要手忙脚乱地应答工作电话。平心而论,就算是机器人,发生短路故障尚需要有时间进行维护,人生了病当然更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恢复休养。若是员工都带病坚持工作,劳心劳神之下,又如何能保证工作质量?

当前,已有不少企业提高对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视程度,有企业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还有企业设置心理咨询室。可以说,“将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不少地方正从口号变成现实。对比之下,部分用人单位若是仍用粗暴的管理,恐怕也会给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塑造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两相比较,这笔账怎么算更合适,还希望用人单位仔细掂量。

相关推荐

看厦门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