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厦门APP

  • 厦门广电公众号

  • 厦门广电抖音

  • 厦门广电微博

  • 厦门广电央视频

金沙书院正式揭牌 承百年历史文脉 打造海峡两岸人文新地标
2024/06/21 来源: 厦门广电
分享:

赓续千年海丝辉煌,百年金沙书院焕新颜。

随着金沙缓缓注入,勾勒出重山叠院,显现出金沙书院的形态,书院大门徐徐开启。6月21日上午,厦门海沧金沙书院揭开幕布,这座承载着近500年历史的古老书院,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迎接四方宾客,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为此,主办方特别策划了为期三天的落成典礼和系列主题活动,除了6月21日落成典礼当晚别具生面的亮灯仪式,6月22日-23日将举办书院开放日活动,围绕“展览、市集、互动”等主题,推出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带领大家共品海洋文化与海丝文化的盛宴、探寻传统文化的无尽魅力。

历史传承:金沙书院的辉煌与重生

金沙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嘉靖时期,当时葡萄牙人在海沧建立的“商务中心”金沙公馆。随着时间的演进,这个曾经的商务中心在1548年改为金沙书院,由闽南理学名儒林希元出任第一任山长,开启了书院近五百年的文化积淀之旅。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金沙书院不仅启迪了一批批“向海看世界”的先行者,还重新刊刻了中西交流史上的瑰宝——《古今形胜之图》。这幅地图是目前有据可考的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全图,见证了海沧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辉煌历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沙书院往日的辉煌渐渐褪去。近500年后,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金沙书院异地重建,于2024年6月21日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四方宾客。

建筑之美:海丝文化人文新地标

走进金沙书院,不禁会感叹于它的“建筑之美”。金沙书院的异地重建工程由国际知名建筑大师、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亲自操刀设计。王澍以“重山叠院”为设计概念,巧妙地将闽南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将其打造成为海峡两岸及海丝文化的人文新地标,充分展现海沧作为闽台文化“基因库”和海丝文化“桥头堡”的人文风采。

王澍表示,金沙书院整体设计都是以古出新,将传统与现代的建筑语言充分结合,融入山体、海浪等多重联想,让整体建筑融入远山与城市,让建筑功能真正符合现代生活。

金沙书院选用夯土、红瓦、红砖、原木等传统建筑材料,采用梁柱、斗拱、飞檐、漆艺等传统建筑技艺进行重建,但在整体结构上却以四重院落作为主体形态,形成高低起伏的五重连绵屋脊,呈现庄严而不失律动、传统而不失时尚的建筑样式。

“全新亮相的金沙书院不仅保留了传统书院的韵味,更在功能和设施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海沧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书院内设有沉浸式数字展区、漆画展厅、大讲堂、文创商店等多个功能区,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施和互动设备。

功能定位:文化交流与传承的新高地

金沙书院作为海沧区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在落成之际就明确了三个核心功能定位:闽台文化交流中心、海丝文化展示中心、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这三个定位不仅凸显了书院在文化交流与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将进一步夯实金沙书院作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及海丝文化人文新地标的基础,赓续历史文脉,重振海沧海丝文化桥头堡的风采。

作为闽台文化交流中心,金沙书院将致力于推动闽台两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展览、讲座等,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海丝文化展示中心,金沙书院将深入挖掘和展示海沧及闽南地区的海丝文化特色。通过展览、研究、教育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进一步推动海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金沙书院将为当地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服务。通过举办读书会、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

伴随着滚滚沧江,流淌着百年文采诗韵的金沙书院,在新时代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文化光芒,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八闽大地。

(记者:黄子铭)

相关推荐

看厦门 APP下载